集体自杀事件再次上演,这次是在四川什邡天鹅林场的密林中,三名九零后服毒自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24号的最新消息,悲剧发生在4月20日下午,三名死者分别是谢某,女,30岁,四川巴中人,周某某,男,26岁,福建泉州人,梁某某,男,23岁,河南许昌人。三人由外地来到天鹅林场深处寻短见,他们身上都带有身份证,只是这次没有遗书。

这一幕和天门山集体跳崖事件何其相似,都是天各一方,应该没有交集的陌生人,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都是相约在风景秀丽的场所自杀,都是采用服毒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上次天门山事件刚刚发生时,我就严重怀疑死者是用网络聊天群相约自尽,不久之后披露的,事实证明我的猜测完全正确,那么这次呢?我依然认为离不开约死群,我们可以等待下一步的详细信息来证实。

我发现大量网友都把矛头指向了九零后,说九零后多么脆弱,多么不扛事儿,这个群体是没有希望的等等。对此,我觉得,这么说有点过了,大而化之,群体攻击没道理,类似的事件在八零后、七零后身上就没有发生过吗?只是那个时候互联网不发达,很少有人知道,而且时间长了也可能是忘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九零后确实有他们的群体画像、时代特点,他们的难处也确实和前几代人不一样,但这绝不是蔑视、吐槽九零后的理由。俗话说,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谁没有压力,谁不迷茫?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的难处,关键得看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

我不想说教,我只想提示,所谓的约死群早在小企鹅时代就有了,只是现在更多了,影响更广了。在这些群里,抑郁、悲伤、灰暗、愤怒、自暴自弃的负面情绪会传染。有人曾深度卧底约死群,那言论简直是触目惊心,毛骨悚然,甚至教你怎么去自杀。所以这两个事件给我们最现实的教训是什么呢?我觉得当务之急就是要重视打击约死群,这样的群该管一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根本之策还得倾听疏导,关心那些情绪低落、生活遭受挫折。生活不如意的人不单单是九零后,每个年龄段都需要人,哪有那么多顺风顺水的?用行动填补空虚,让乐观驱散阴霾,死都不怕,还怕改变吗?改变不了环境,就从改变自己开始。人最大的能力不是才高八斗,而是像水一样千变万化,适应五彩斑斓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