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生问题也越来越被重视,在国家不断的发展下,人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我们所憧憬生活水准也越来越高。

以改善民生为动力,紧扣发展要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引领推动作用“民生是根本目的,发展是根本途径”。推动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必须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依托广大党员干部的“主导作用”,团结带领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用发展成果为群众谋利,为改善民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是发挥组织推动作用促发展。按照党建工作“全覆盖”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两新”组织建设、社区党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以全面、协调的党建工作加强党对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各个行业的领导,切实增强凝聚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二是发挥实践先导作用促发展。英山是一个欠发达的地方,要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敢为人先,带头克服封闭保守、小富即安、求稳怕乱的倾向,坚定抢快发展、后发争先的决心,鼓足敢闯敢试、不怕失败的勇气,发扬老区精神、牺牲精神,多做打基础、管长远、利发展的工作。

以保障民生为核心,突出以人为本,不断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改善和保障民生,必须要建设一支“想抓民生、会抓民生、勤抓民生”的领导干部队伍。一是考核干部问民生。把民生问题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根本标准,树立“想抓民生是德、会抓民生是能、多抓民生是勤、抓好民生是绩、净抓民生是廉”的识人观,既考核经济发展指标,又考核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家庭主要劳动力就业。三是锻炼干部抓民生。对新提拔或者年轻的领导干部,派到信访部门、民营企业、贫困村挂职锻炼,让他们在一线亲身感受民生疾苦,领会民生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提升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

以普惠民生为目标,优化人才结构,努力提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必须开发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的人才队伍。突出“优”字,引进紧缺人才。建立紧缺人才电子信息库,通过党建搭台,发挥各级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党建引领我们共创良好的人才创新的氛围,打好党建带领人才队伍共同创建优秀队伍的“一手牌”,完善人才引进的机制,打破地域、身份、职称等方面的限制,简化人才流进程序,把引进人才与旅游产业、绿色产业、庭院产业、畜牧产业、人文产业的开发结合起来。要突出“活”字,充分激励人才。建立社会培养人才、单位管理人才、市场配置人才机制,制定人才优惠政策,完善人才年薪工资分配发挥更大的人才效应和作用。

我们要站在一定高度看问题,力争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唯有坚守心中理想信念,坚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增强自身工作本领和素质,才能在平凡的岗位绽放出人生绚丽的火花,同时,更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力量。(李迪 樊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