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成长“天花板”搭建进步“快车道”

要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把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要端起“望远镜”,凑近“显微镜”,立足时代发展之需精心选拔培养,着力锻造可堪大用、能堪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4月25日 中国组织人事报新闻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干部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年轻干部队伍的建设事关薪火相传的事业传承和发扬。年轻干部的成长,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大计,培养敢担当、善作为的新时代干部,锻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新时代干部队伍。年轻干部有着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缺乏经验和群众基础,因此要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就要打破打破身份、年限“天花板”,充分搭建进步成长“快车道”。

为基层干部打破成长的“天花板”不仅能解当前干部的“心头病”,更能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源源不断吸纳人才。打破身份和履历的“天花板”是关键。但并不等于单纯放宽领导干部条件,用好监督利器,保证考核任用过程透明,确保提拔重用有理有据,使干部信服也使群众信服。识别、考察、提拔基层干部的前提是大力拓宽选材渠道,扩大选人范围,故打破身份、年限、履历等牢笼尤为必要。要做到提拔果断,以工作成效考核干部,以明察暗访方式考量干部,以实干成果破格任用干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破成长“天花板”,让上级单位有人才可用,有干部可提,增长基层干部能力才是基础。基层干部“出彩”的落脚点还要回归于自身工作能力素质高。要做到提拔、任用政策向基层倾斜,加大基层干部任命领导干部、调用至上级单位岗位比例,多用“破格”“特殊”等政策激励基层干部创业干事积极性;要建立长效型基层选拔机制,每年定期从事业编制人员、村(社区)委班子等群体中选用一批领导干部。

“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年轻干部作为“三门干部”,没有经过风雨的洗礼,对“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感受不深。要走出机关、深入一线,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个性找共性,全面系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提出对策。既要涵养“身在兵位、心为帅谋”的担当精神,又要树立“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全局意识,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履职尽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搭建进步成长“快车道”。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就要给年轻干部搭台子,为年轻干部扶梯子。进一步培养调查研究的能力,决策能力,把他们放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招商引资、征地拆迁等急重险难的一线岗位上去,通过人民群众亲自的检阅,及时的指出干部工作上的短板和不足,通过群众的“好差评”,为年轻干部找准问题和短板。同时,还可以让年轻干部多当几次“热锅上的蚂蚁”,多接几次“烫手山芋”,让他们经风雨、增才干。

将基层作为年轻干部成长的“摇篮”,将重点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一线工作,作为年轻干部成长的“磨刀石”,也能够通过实践一线的“试金石”,让年轻干部走村庄、察民情、赴工地、解难题成为工作常态,真正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谋发展、办实事。同时要顺应成长规矩,给予正向的激励机制,让干部能够在政治上有奔头,在经济上的甜头,在精神上添劲头,将群众口碑好、认可度高的年轻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为想干事的年轻干部开绿灯,为担当的年轻干部担当,打通年轻干部成长的“快车道”。(文/何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