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伍佰唱歌轮不到自己开口”的话题,登榜抖音视频平台。

画面中的伍佰正在演唱《挪威的森林》,中间吉他弹奏完毕刚开口,就迎来了全场大合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调侃:“伍大爷的这口气差点没上来,酝酿了半天,一开口就被截胡了。”

真的应了这句:花五百去看伍佰的演唱会,唱伍佰的歌给伍佰听。

面对歌迷的无限宠溺,此刻的伍佰是幸福的。而这种幸福对伍佰来说,是经常出现的、次次感动的、偶尔落泪的美好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伍佰的演唱会主打的就是一个万人KTV。

这就不禁有人有疑问:伍佰的粉丝都是什么年龄段的?有小伙伴在下面回答:60、70、80、90,甚至连00后都跳出来了。

从入行到成为歌坛常青树,三十多年过去了,伍佰还是那个伍佰,他说:「音乐这条路我从来没有坚持,因为我活得就像音乐,我就是一首精彩的歌曲。」

不过,如果你了解伍佰的过往经历,从他光鲜的摇滚诗人背后,你就会发现这世上从来没有一步登天的云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摆过地摊,在琴行卖过吉他,在酒吧唱过歌。因为长相“潦草”,去几十家唱片公司面试,都没有一个公司愿意给他出唱片的机会......

01

01

「成为伍佰之前」

“有人戴着一副大苍蝇墨镜,穿着紧到不行的裤子的。屁股蛮大地的,后口袋还硬塞了个皮夹。他在台上又唱又扭,有种别人没有的魅力,打到了我。我跟自己说:哇,这是没看过的!”

这是台北资深音乐人倪重华对伍佰的第一印象。

最初这种独特的“土”和“破烂感”,让人看起来有点“不正经”和“不修边幅”。后面的他又对中长发情有独钟,还喜欢用风扇吹起这头飘逸的长发,略显“疯癫”。

一张普通的脸,加上浓重的口音,整个形象宛如一个乡镇草根青年。但是伍佰对此并不十分在意,他坚定地觉得:“美的地方都是有缺陷的。”

这也或许与他从小生活的环境有关。1968年,伍佰出生于台湾省嘉义县的一个乡村,父母为他取名「吴俊霖」。这是一个普通且温暖的家庭,父母单纯、天真、浪漫的品性也滋润着伍佰的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伍佰”名字的由来,据说是因为他学习好,经常五门功课都考100分。上高中时,伍佰参加了乐队,开始接触到音乐,跟着乐队玩管乐。直到一场演出的出现改变了他的选择,伍佰看到deep purple乐队演奏的《Smoke on the water》,从此迷上了吉他。

一边玩着吉他,一边开始写歌。别人觉得写歌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他看来是一种享受,他觉得就是将情绪唱出来。或许这就是天分。

一晃高中毕业了,18岁的伍佰决定走出这个小乡村,去台北寻找他的诗和远方。

02

02

「五年台北路人甲」

刚到台北,伍佰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与冲击。

但他唯一坚定的是音乐,因为音乐对当时的他来说,是唯一拿得出手的东西。他在后面回忆说:“一下火车我就知道要干嘛,因为我什么都不会,只会音乐。”

但是,伍佰其貌不扬的长相想要混进唱片圈谈何容易。为了生存,伍佰过上了流浪的日子,开始摆地摊,做起保险业务员,当过英语教材销售,甚至在地下舞厅当过小弟......住在下雨天就会漏水的旧房屋,伍佰形容那时的状态:“痛苦,别人很痛苦,我也很痛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此时,音乐成了他唯一的慰藉。后来提起那段日子,他说:“音乐一直是我的避风港,是我逃避现实最好的地方。”或许,如果没有台北的流浪生活,让他拥有接近生活本身的经历,他不会写出今天的歌。

某天,他在街上看到乐器行招聘员工的广告,他便想去“学习”,进入了琴行当销售,别人都在努力卖货,只有伍佰光学习玩吉他了,老板觉得他不务正业,很快便将他辞退了。据说先后有5位乐器行老板将他扫地出门。

失落的伍佰看着高楼耸立的台北,当即决定不如“大胆”玩音乐。他后面回忆说,“我发现我什么都不会。但在音乐方面,我好像还不错。那些音乐,我听一次就会。别人搞不懂的东西,我一下就能懂。”

于是,伍佰拿着这段时间积攒下来的八千块钱买了一把吉他,开始没日没夜地写歌练吉他,往多个唱片公司寄自己的小样。但是,寄出去的小样都杳无音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活的压力如一座大山,伍佰没有干等的资本。接着,他就到各大地下酒吧驻唱,在舞台上的他造型奇特,创作肆意,经常大汗淋漓,但就是这股对音乐的挚爱,以及吊儿郎当的音乐气质和才华,吸引了资深音乐人倪重华。

倪重华觉得伍佰很特别,仿佛拥有源源不断的创作力,于是将他收之麾下。来台北的第五年,伍佰终于和“唱片”联络上了。

03

03

「野蛮生长」

1992年,倪重华创办的摇滚厂牌“真言社”全力为伍佰打造了第一张专辑:《爱上别人是快乐的事》。

这张专辑出师不利,不仅销量扑街,还招致了四面八方的群嘲。先是专辑的封面造型毫无美感,骚气的花衬衫,扣子半解露胸膛,肆意飘扬的长发,皱眉、咧嘴,面露沧桑,整个姿态张牙舞爪。据说,伍佰进入录音棚的时候,还被工作人员误认为是卡车司机。

伍佰《爱上别人是快乐的事》专辑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伍佰《爱上别人是快乐的事》专辑封面

不仅如此,伍佰唱歌时还特别爱出汗,唱得动情之时还会露出狰狞的面部表情。倪重华对他说:“情歌这种唱法,女孩子是要被吓到的。”

听到这句话,伍佰很失落。他开始审视自己的外形、口音、气质与主流市场的冲突,他越想越觉得有缺陷才是魅力:“如果唱歌太完美,听众是记不住的,那根本就是GPS导航的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通了之后,伍佰决定保持自我,也是从这里开始,伍佰活成伍佰。舞台搭档鼓风机,甩动飞舞的长发,操着独特的口音,在汗液和金属声中,尽情地散发自己的魅力。

同年,伍佰与朱剑辉、余纪墉、Dino Zavolta三人成立China Blue乐团,并担任主唱兼主音吉他手。乐团取名「中国蓝」,只因伍佰喜欢蓝调。之后,伍佰带着这支乐队转投滚石旗下的魔岩唱片,与“魔岩三杰”(窦唯、张楚、何勇)成为公司同事。

伍佰&China Blue乐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伍佰&China Blue乐队

此后,伍佰在1993年为电影《只要为你活一天》创作歌曲并演唱;同年,制作张震岳和The Party的专辑,并为著名女歌手黄莺莺创作歌曲。他的音乐创作从未间断,但此时的他还不火。

04

04

「摇滚诗人」

1994年,一首仅用五分钟创作的歌曲改变了伍佰,乃至整个华语歌坛。

那一年,正当“魔岩三杰”在香港红磡留下著名的摇滚夜晚时,26岁的伍佰推出他的新专辑《浪人情歌》,“摇滚诗人”横空出世。在当时偶像主流的音乐时代,伍佰让听众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非主流音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曾在节目中提起过这段创作历程,没有绞尽脑汁的堆砌,词曲来得很偶然也很自然,“我是开车的时候突然想到的,车子就停在路边,词曲一起写出来,只用了五分钟。”

据说那一天太阳很大,阳光很刺眼,伍佰从嘉义县去台中的路上,经过一座大桥时,恰好眯起眼睛盯着窗外,他就在想:「如果有个男生,此刻站在大桥上面哭,那画面一定很美!」

桥、日光、哭泣的男生,这三种意象在他的脑海中碰撞,5分钟后,这首日后红遍大江南北的《浪人情歌》诞生了。同年,该专辑被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评选为十大专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伍佰在高中时期说的“写歌不难,就是把情绪唱出来”,在他身上原来是真的。他似乎总是能提笔就来,张口就唱,不仅高产,而且风格多元又自成一派。比如,后来在1998年发行的闽南语专辑《树枝孤鸟》,前奏键盘的撕裂感配合鼓点,金属感拉满,再次刷新了人们对伍佰的认知。

《浪人情歌》火了之后,伍佰和他的乐队在台湾小有名气。他们开始常年在大小酒吧(比如息壤、The Gate、Live Ago-Go)、Live House、音乐节上积攒演出经验,增进现场演唱的实力并增加人气。

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场子上,伍佰以台客独有的唱腔点燃了“异乡人”的浪子愁思,那些混合着浓墨重彩、油烟味和汗渍的草根气息,牵系着热情洋溢、乐观、自信的真性情,唱进了人们的心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嘿,你知道吗?某个地下酒吧有一个很厉害的乐队,他们用台语唱蓝调摇滚,听完苦闷就和汗水就一起蒸发了。”那个年代喜欢摇滚乐的年轻人,总是相邀一起去酒吧听伍佰。

底下跟着伍佰嘶吼的年轻人中,就有未来响彻整个华语乐坛的“五月天”。五月天的贝斯手玛莎直言:“在Live House看过了伍佰,才知道自己离出道还有多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1999年,五月天刚推出第一首原创歌曲《轧车》时,那时候已经成为乐坛大佬的伍佰,对这5个少年给出了肯定:“你们这个乐团很不错,以后要多写歌,也要多参加活动,累积演出经验。”

这个小小的肯定,让五个男孩兴奋了一整晚。

五月天红了之后,主唱阿信做梦都想伍佰能做自己演唱会的嘉宾,而他整整邀请了10年,终于在2019年初圆梦了。在五月天“人生无限公司”演唱会上,伍佰以嘉宾的身份前去,合唱了《挪威的森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伍佰的现场感染力,连专业音乐人都大为震撼。当魔岩唱片的音乐人张培仁看到现场甩着头发嘶吼的伍佰,他的身体也会不自觉地抖动和附和,他说:“伍佰在音乐里有一种天生的敏感,这种天生的敏感从不刻意,而是他血液里的东西,让他在做音乐的时候释放出一种能量。”

1995年,伍佰将这些现场演唱的作品合成专辑《伍佰的Live》发行,此后,伍佰走红。随后,在台湾省举办了十场PUB巡回演唱会。

05

05

「伍佰和他的时代」

1996年,是伍佰的爆发年。

广为人知的国语专辑《爱情的尽头》面世,《Last Dance》、《挪威的森林》、《夏夜晚风》这三首经典曲目均出自这张专辑。

同年,伍佰首次举办‘夏夜晚风’大型演唱会和‘伍佰来了’巡回演唱会,一度创下演唱会的票房记录。

都说看伍佰演唱会的话,则约等于听3D立体声、杜比音效版的老光碟。那些咆哮式唱法、夸张的重音颤音、奇怪的咬字,以及自带鼓风机效果的舞台状态,被听众称为“现场之王”。

他唱《你是我的花朵》时,一定要跟Dancer一起手舞足蹈,看起来俨然是广场舞大妈;唱着《突然的自我》来一段即兴互动-“来来来喝完这一杯,还有一杯”“再喝完这一杯,还有三杯”,上头又有魔力。恰恰是这种没有边界的随意和洒脱,是他人无法复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还给很多歌手创作了不少名曲。刘德华的《世界第一等》,张学友的《如果这都不算爱》,谢霆锋的《拒绝孤独》,周华健的《痛哭的人》,莫文蔚的《一朵金花》,王心凌《我会好好的》......

伍佰与刘德华同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伍佰与刘德华同台

伍佰之所以被大众喜爱与追捧,大概就是他身上与生俱来的真实感,可以直接触动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他不是这个高度精巧包装的时代被打造出来的巨星,他以自己的音乐,成为这个时代的平民巨星。

他的音乐理念也很简单,一是「通俗」,二是「求变」。通俗是“希望我的歌我妈都能听得懂”。求变是“你自己到一个静止的时候,你不可以沉迷在前面的余温之中,你必须破坏它,把它打破重新来,这是我创作的动力。”

所以,当我们以为他只限于唱歌、写歌、参演影视剧的时候。他突然出了本摄影书,还办了一场摄影展,他拍的都是移民、流浪、迁徙这样的主题。此外,还出了一本诗集。

伍佰诗集(左)和摄影集(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伍佰诗集(左)和摄影集(右)

他从未丢掉过身上的市井气,就跟他对待自己的音乐一样,从不随波逐流,他清楚地知道真实的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谈到做音乐最享受的时刻,伍佰说“我最享受、最精彩的时刻就是在录音室,五感全开”。正因如此,登上舞台的他,肆意忘我。

对于外界给他的“摇滚歌手”定义,他看得很开,他表示不会刻意把摇滚扛在肩上,他觉得“摇滚乐的精彩是每个人都有一个任性”,像他一样,做自己。

李宗盛曾说:“听伍佰的音乐,认识自己,也认识世界。”

所以暂时将你眼睛闭了起来,黑暗之中漂浮我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