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乌干达总统阿明率领军队公然入侵卡盖拉地区,造成近万民众的伤亡,并公然宣称卡盖拉是乌干达的领土。
坦桑尼亚的尼雷尔总统见状,公开发表谴责:乌干达的恶行是为国际所不齿的,也必将为人们所不容,为了保护民众的安全,我们也必将采取必要的手段,对其不正当行为进行严厉地打击报复!
在尼雷尔的动员下,坦桑尼亚的军队迅速有规律有秩序地集结在一起,对乌干达的军队进行了猛烈的反击,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将乌干达的军队全部赶了出去。
这支军队所展现出来的强悍的军事实力也被当时非洲各国所惊叹不已,并且他们还有着一个十分响亮的名号——东非解放军。
那么为什么坦桑尼亚的部队被称为“东非解放军”?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究竟做了什么呢?
一条铁路,连接两国的友谊
这要从中国改变外交政策开始说起。
从上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国内就开始试图尝试摆脱苏联模式对中国的影响,试图摸索出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苏之间的矛盾也开始不断升级,1960年的布加勒斯特会议之后,苏联开始不断地向中国施加压力,从中国撤走全部的技术专家,撕毁已经签订的合同,废除所有的合作项目,使中国的经济陷入瘫痪。
与此同时,美国对中国的态度也还是老样子,甚至更加恶劣,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还将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对中国实行军事包围。
在这样严峻的国际形势下,毛主席和周总理一致认为可以和亚非拉等国家建立联系,第三世界的国家才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等霸权主义的基础力量。
在中国的外交政策转变不久之后,坦桑尼亚总统的访华使周总理看到了和亚非等国家建立联系的机会。
当时坦桑尼亚和赞比亚想要找到一个合适的途径,来出口非洲丰富的矿物,发展国家经济。
可是这两个国家都是内陆国家,没有自己的港口,想要出口矿物,发展经济,就需要修建铁路,有一个自己的出口港口。
可在当时的情况下,修建铁路还要取得非洲其他国家的支持,最重要的是,他们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支撑这项工程。
这对当时的坦桑尼亚和赞比亚而言,无疑是十分困难的。为此他们特意向联合国请求支援,将希望寄托在欧美等国家身上,可是这些国家无一例外以各种理由拒绝了他们。
就在尼雷尔等人心灰意冷的时候,他们忽然想到了同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坦桑尼亚的总统就决定到中国“试试运气”。
1965年2月,坦桑尼亚总统顶着巨大的压力来到中国,请求中国帮助他们修建坦赞铁路。当时中国经济也处于十分困难的状态,可是周总理却坚定地表示:“帮!这个忙我们一定会帮!”
尽管当时中央有人提议应该以自身发展为首要任务,但是周总理坚定地认为,和亚非国家打好关系,才能抵抗美国和苏联。
很快,在周总理的指示下,中国拿出大量的资金,投入大量人力,开始集中力量修建这条象征中非友谊的坦赞铁路。
中坦交好,中国帮坦桑尼亚建设军队
在铁路修建期间,坦桑尼亚的总统尼雷尔和中国交往愈加密切,他曾多次到访中国,受到了周总理亲切地接见。
在一次参观中国的军事训练时,尼雷尔被我国将士们整齐划一的步伐以及铿锵有力的口号感到十分震惊,想到自己国家军事现状,尼雷尔不禁感到十分焦虑。
经过再三考虑之后,他向周总理提出了这样一个请求:“希望中国能够对我们进行军事援助,帮助我们训练优秀的将士。”
周总理和尼雷尔
军事向来是每个国家之间比较避讳的问题,尼雷尔的这个请求不仅是对中国军事实力的认可,更是对中国的信任。
对于他的这个请求,周总理同样给予了积极地回应,不久之后,中央就从河北石家庄陆军学院挑选出来一批优秀的军事教练送到了坦桑尼亚。
这批教练像上战场一样怀着雄心壮志踏上了非洲这片土地,他们原本以为,就算坦桑尼亚的军事实力再差,好歹也是国防军,应该不会落后到那里去,可当他们真的看到了实际情况,纷纷表示叹为观止。
这群士兵不仅纪律涣散,就连枪都不知道怎么开。
作为黑人士兵,这群国防军的身体素质无疑是极其优秀的,可是在教练们到来之前,他们一直过着无组织无纪律的生活。
集合哨声响起的时候,他们衣着不整地匆匆忙忙从宿舍中跑出来,散漫地站成一队,齐步走的时候,就连走路都走不整齐。这群没有经过训练的士兵没有太多的耐心,面对教官的呵斥,他们有的时候甚至十分不服气地想要和教官们动手。
最让人头疼的是,由于经济实力的限制,坦桑尼亚的军队中并没有多少兵器,为了减少训练损失,平时这些兵器全部都由总部收起来,等到必要的时候才会拿出来解燃眉之急。
这也就导致坦桑尼亚的将士们都没怎么摸过枪,大部分人就连怎么开枪的都不知道,更不用说瞄准等进一步的军事训练了。
为了以最快的速度提升坦桑尼亚士兵的作战能力,我国教官们制定了一系列的训练计划,没有纪律就制定纪律,没有速度就训练速度,没有兵器就支援兵器。
最开始训练的时候,由于这群士兵还没有从散漫的状态中转变过来,导致训练的时候状况百出,可是我国的教官们从来没有喊苦喊累。
他们以身作则,让那群黑人士兵们看到,作为一个要保家卫国的军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同样也让这群士兵意识到,想要保卫国家并不仅仅是靠着一身蛮力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更加坚定的精神。
在中国教官的教导下,他们的情况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抱怨声越来越少,训练起来也是十分卖力。
再加上中国政府低价出售武器,坦桑尼亚的军事实力较之以往已经有了质的提升,逐渐有了一支正规部队应该有的样子。部队中的军官以及将士们受中国教官的影响,发号施令时的中文,都带有浓浓的河北口音。
以致于在后来,坦桑尼亚的军队中都以会一口河北口音而感到自豪。
这支部队因为接受的是中国的训练,从各方面都能看到中国军队的影子,因此也被当时的人们称为“东非解放军”。
英勇迎敌,顺利凯旋
经过长时间的军事训练,这支部队很快就迎来了第一次“考验”,那就是乌坦战争。
在1971年之前,坦桑尼亚和乌干达原本是友好和睦的邻邦,两国的领导人尼雷尔和奥博特也是私交甚笃,可是这一切都在1971年乌干达总统奥博特出访新加坡之后被打破。
在奥博特刚刚到达新加坡没多久,其助手伊迪·阿明就在国内发动政变,坐上了总统的位置。
奥博特眼看无法回国,只好辗转各地请求帮助,但是美国和苏联当时正是冷战的关键时候,对于这种“无关紧要”的事自然不会放在心上。尼雷尔不忍见好友落难,同时也不认可阿明在乌干达的血腥手段,便及时伸出援手。
也就是因为这件事,尼雷尔就被睚眦必报的阿明记恨上了。
伊迪·阿明
1978年10月,乌干达正式向坦桑尼亚宣战,坦桑尼亚事先因为没有做好准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卡盖拉地区也被乌干达占领。
阿明认为是自己的军队实力强悍,坦桑尼亚没有一战之力,才会将这个地区“拱手让人”。因此他一边声称卡盖拉是乌干达的领土,一边命人在这片土地上烧杀劫掠,无恶不作。
短短几天时间,仅仅5万人的卡盖拉地区就有将近1 万民众丧生,乌干达士兵所过之处皆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尼雷尔无奈之下,开始向非洲各国求助,希望他们能够从中调停,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这次争端。
可是非洲各国自己发展尚且力不从心,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在这种时候伸出援手,他们一律采取了“不干涉、不理会”的态度
在这种关键时候,依旧是中国及时伸出援手,及时救坦桑尼亚的民众于水火之中。
为了响应尼雷尔武力反抗的对策,中国率先派出了经验丰富的军事顾问,为这场反击作战出谋划策。
同时为了解决武器装备不足的情况,中国还不遗余力地支援了坦桑尼亚大量坦克以及歼-6、歼-7式的战斗机,枪支弹药更是数不胜数,这让正焦头烂额的尼雷尔十分感动,他不仅连连感慨:“中国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在尼雷尔的动员下,坦桑尼亚的军队数量从开始的4万多人迅速扩充到将近10万,在中国顾问的建议下,向阿明的部队发起了反击。
在喀秋莎火箭炮和59式坦克的反击下,乌干达的部队很快就被打得溃不成军,节节败退,直逼乌干达首都坎帕拉。
阿明不甘心自己的政权就此支离破碎,开始在伊斯兰银行的坎帕拉年会上寻找各国的“援助”,并试图挑起宗教冲突。可是各国代表都不想掺和进这场非正义的战斗中,只是口头应和一下。
这时一个“不怕死”的国家站了出来,那就是同样信奉伊斯兰的利比亚。利比亚派出派遣军和乌干达的士兵一起,试图将坦桑尼亚的士兵打回去。
可是中国的军事经验是在一次次的战争中积累出来的,就连美国都曾经败在志愿军手中。
这时候,坦桑尼亚的军队和乌干达之间的实力就对比出来了,经过我国专门训练的坦桑尼亚士兵无论从体能素质还是军事素养上,都比乌干达和利比亚要好得多。
而乌干达的士兵在常年倚强凌弱的杀戮中磨灭了身为一名军人的素养,面对坦桑尼亚的大炮和子弹,被吓得溃不成军,纷纷放下武器选择投降或是不战而逃。
坦桑尼亚在中国的帮助下,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在这场战斗中,坦桑尼亚的士兵还救下了驻扎在乌干达的中国大使们,使得中坦两国的关系更加紧密。
与此同时,“东非解放军”的名号在非洲也逐渐传开,为非洲各国所熟知。
在这之后,非洲还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无论哪两个国家发生冲突,都不能请中国插手。这也算是非洲各国对于中国军事实力的认可。
友谊是相互的,后来,在非洲各国的帮助下,中国也顺利在联合国取得了合法的地位,并突破了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经济封锁,使中国迈出了全新的一步。在周总理的努力下,中国的外交也开始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直到今天,中国依旧有着一个大国的担当,和非洲各国之间仍旧保持着联系,也仍然在不遗余力的帮助非洲各国发展建设国家经济,相信中国和非洲的友谊一定会更加坚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