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尽最大努力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把事情办到群众心坎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基层工作水平。

基层党员干部要始终秉承一颗为民务实的初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提升为民服务的“质”,努力做到“办好”。我们要盯住“实”字用力,多一些“如何办得更好”的思考,以问题为圆心、沿着群众需求延长解决问题的半径,如此想得越周到、服务质量越高、越能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

基层党员干部要把“质”摆进去,多深入基层一线、田间地头、大街小巷,在精准了解群众需求上下足功夫,多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策于民,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真正从源头上找准群众的所需所盼所求,切实在办实事、开新局上取得明显成效。

基层党员干部要以群众“急愁难盼”为重点,把为民初心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让群众看到变化、感到温暖。以实际行动解民困、纾民忧、暖民心。“干部答卷,人民阅卷”。聚焦群众满意度,坚持群众监督、群众评价、群众受益,让实事办到人民群众心坎上,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基层党员干部要聚焦主业、担当作为,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回应好民众的诉求、办好群众的“小事”和“心头事”。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强化公仆意识,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坚持从实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把实事办实,只要是群众合理诉求的,再小的实事也要去办好。(供稿人:常宏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