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中央纪委日前印发《关于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意见》,强调要着力纠治政策落实和工作推进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决纠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片面理解、野蛮操作,“翻烧饼”、换频道,以及为群众办事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问题,切实推动为基层干部减负。面对新征程新要求新任务,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坚决保持政治定力、涵养实干品格、树立危机意识,永远吹响冲锋号,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激活乡村振兴“廉动力”。

保持“虽饮贪泉心不回”的政治定力,让“守牢初心使命”的清风劲吹基层一线,夯实乡村振兴“廉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思想的诠释。加强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也是保证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的重要前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对照党中央部署要求,主动查找、及时改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勇于走出“下不为例”“别人不知”“小事而已”的思想误区,将“问题短板”逐个“击破补齐”,将“思想浮尘”逐一“洗涤净化”,持续夯实自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根基,多措并举为群众解决好“急难愁盼”问题,用精心、务实的工作态度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贡献源源不断的力量。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善用基层语言锻炼“听力”,“听清”群众声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也是广大党员干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服务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切实搞清楚群众需要什么、关心什么、期盼什么,然而一些党员干部,身处群众之外,在工作中习惯于“开会写文”,没有真正踏足于群众之间,以至于根本听不清群众的话语,搞不明白群众的诉求。“脱离群众是最大的危险”,党员干部要有“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的准确认识,要坚持深入基层一线,始终将调查研究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切切实实走到群众中间,才能“听清楚”群众声音,真正做到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善用纪律规矩防止“感染”,“听见”纪律要求。“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在深入学习党的百年历史经验中,我们总能感受到伟大建党精神给予我们的力量,革命英烈、时代楷模的示范引领,都号召我们坚守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时刻将为政清廉作为做人做事的基本底线。党员干部一定要谨小慎微、防微杜渐,要筑牢反腐思想的防线,不因一时一地利益而打小算盘、耍小聪明,自觉与“有毒”之物划清界限,防止“感染”后胆大妄为无视政治纪律、触碰道德底线,要时刻坚守初心,严以律己,切实将规矩放在心中,将警钟长鸣耳边,要勇于自我革命,时常自我净化“洗洗澡”,不断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做一个“听得见”纪律要求、“听得进”他人劝诫的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