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3年,终于在大银幕上看到《不止不休》了。
早在2020年,这部电影崭露头角,在威尼斯和多伦多电影节拿了提名,又在平遥影展拿下了费穆荣誉最佳导演奖,但就此悄无声息。
乘着东风,这部让影迷们翘首以盼的电影终于上映了。高启强正火,宣发也藉此用力,在全国各地跑路演点映。
尴尬的是,焦点全在张颂文一个人身上,电影本身反而没有引起观众足够的注意。正式上映之后,票房和口碑也都不达预期。
《不止不休》的立意,关于记者的使命、新闻的信念、对于正义的追求,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需要这种理想主义。
但它有一大缺点:表达上的浅尝辄止。
影片中最主要的两个事件——矿难和代检,都与主角联系不够紧密。
接下来我们会用4000字的篇幅解读这部电影,有剧透,还没看过的可以先点收藏。
一、个人层面:共情的必要
《不止不休》是一部以记者为题材的电影。
这类电影有一个成功的“标准化模式”:
故事大多讲述怀揣新闻理想的记者努力追求真相,主角往往会经历从动摇到坚持的转变过程。反映对象大多都是时代与社会的内里、边缘的角落,能够体现新闻正义的价值。
记者个人生活与报道职责需要深度交互,塑造与报道对象的共情。
主角必须有最多的戏份资源,让观众与其保持相同的立场,经由他的内心动摇与坚定,才能真正说服观众,不至于让影片沦为说教、灌输。
因此,从记者的主观视角出发,电影的主题才能得以落地。
有个近期的正面例子——KK主演的《波士顿绞杀手》。
它以性别歧视为报道对象,女主角Lorreta感受到了家庭与职场上的双重打压,与同事们一起试图揭露出女性杀手的真相,反抗歧视。
家庭与社会对其报道的阻力、杀手的直接威胁、社会层面给予的压力,是她需要去一一击破的东西,也构成了她反抗的必要性。
再看看反面例子《不止不休》,按照设定,白客饰演的韩东确实有着和报道对象“共情”的条件。他没钱、没学历、没背景,一整个“三无青年”,与矿难案件的受害人有了部分的等同性。
但重要的不是文凭,而是揭露真相、伸张正义的内心之火,就像韩东所凝望的火红色灯光下的摇滚乐现场。这种对理想的坚定和热情,也在韩东狭小的居住环境上得到了反衬。
韩东对小竹说,“要不我先去朋友那里干一段”,其实是撑不住了,产生了动摇,却被小竹反驳,“来北京不是为了这个”。
但是,这些关于韩东的刻画,似乎只是设定。他确实过的不咋地,住的地方被烧毁,急需金钱的情况下还去做了报社的免费实习生。
这一切仿佛只是为了凸显他在恶劣的环境下,对于理想有多么坚定。我并没有看到他与受害人有什么关系,更谈不上从自身感受出发,意识到事件的严重程度,才有了报道的必要性。
以矿难事件为例,韩东在其中最大程度的趋同,是一种接近“表演”的行为——在地上打了个滚,粘上了矿工们身上应有的灰尘。
二、社会层面:矿难与代检
1、矿难
说完了个人层面的共情,我们再来说说社会层面。
记者个人与新闻对象的共情,能够引导出揭露社会真相的必要性,赋予人物更丰富的层次。
而从职业的角度上,他们报道的对象一般具有庞大的社会属性,在调查的过程中面对很大阻力,也正因如此能体现出新闻报道的意义,让作品拥有更深层次的时代指向。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2016年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主人公迈克报道的,是权力机构性侵未成年人的丑闻.
影片完整呈现了社会体系的方方面面,展示了“政教一体倾向社会”的危害,也就带出了对抗的必要性。
还有大卫·芬奇导演的《十二宫》,里面的记者团队,面对的是象征时代的十二宫杀手。
在电影里,导演展现了嬉皮士时期的堕落美国,宣泄性欲与暴力的杀手,一方面是这些人的惩罚者,一方面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记者在和十二宫杀手斗志斗勇,但个人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一方面是追查杀手屡屡受挫。
一方面是时代真相在他们身上的放大,他们的生活不再积极乐观,与萧条混乱的社会变化同步,沉沦寂寥了下去。
在“社会”表达上,能看出《不止不休》的努力,但还是不够深入。
“非典”“暂住证”等时代印记,以及上世纪北京的地铁、、街景等提供的时代质感,都赋予了影片时代与社会性。
公交车
矿难和乙肝两个事件本身,也影射了群体性现象,一个是“拜金社会”,一个是“病患歧视”。
序幕阶段,手持DV拍摄的画面,强调了现场取材的真实感,其中的各人,诉说着自己的痛苦与迷茫。这些画面穿插在电影中,对应着韩东感受到的记者职责。
“这世上的事,有哪件事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呢?”这句台词,点明了记者的使命。记者看似隔离于事件之外,但他同样是社会的一份子,也必然会受到社会黑暗面的影响。
不管是出于个人还是职业考虑,记者都有揭发真相的职责,改良社会。
在矿难事件中,导演给出了韩东的第一视角镜头。
一路上,他看到了麻木绝望的矿工们,镜头最终落到矿主手里赔偿款的特写上,见证了金钱的话语权下,底层人所受的压迫与顺从。
导演安排了一个细节,让韩东与被迫接受封口费的女人坐到一起,他胆怯地接过矿主递来的烟,从而接受到了和女人同等的“上位者压力”。
并且,在返程的路上韩东写稿,在“揭露真相”的时候眼望窗外,彼岸的万家灯火,说明了韩东正在做的事情,正是为了社会的美好。
但在这个层面,同样的问题又来了。
韩东只是在观察矿难,作为局外人去感受他们的情绪,却没有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
其实单独就矿难这一件事,就足以拍成一部电影。它并不仅仅是一次事故,更是对底层人生活境遇的触及,以及对拜金社会的批评。
底层人只能委身煤窑,受到矿主的欺压,在所谓“市场经济”的新时代里,成为落伍的弱小受害者。
他们是这个金钱时代的受害者:为了拿到核心资源——钱,只能出卖自己的灵魂,配合老板掩盖、否认煤窑的真相,因为除此之外,再无其它获取金钱的正当途径。
也正因如此,他们只能顺从现状、回避采访,和老板一样,成为了记者需要对抗的阻力,站在了新闻报道的反面。
记者的正义又算什么呢?是自我满足吗?为了虚无缥缈的新闻正义,就能忽略眼前矿工的现实处境吗?
只有战胜了这些挣扎之后,记者坚定揭露真相、呼吁矿工起来反抗,才比较有说服力。
但在电影里,上述内容都没有以正面的方式直接呈现。
矿难仅仅是一个引子一般的存在,韩东一直像个局外人,随之而来的信念动摇与重新坚定,也就像无根浮萍了。
2、代检
第二个重要事件——乙肝代检,表达有了进步,韩东的个人生活,开始与记者工作产生了交互。他的朋友刘博,原来是个乙肝病毒携带者,也找人代检,和韩东的职责产生了冲突。
这个冲突,实际上是对矿难事件的延续,底层的工人,确实需要金钱来补贴家用,此时的朋友,也确实需要代检结果继续求学。
二者都是基于社会灰色地带的“获益”,它们并没有清洗掉社会黑暗,反而助长了黑暗,因此也就无助于底层境遇的改善。
除了朋友,导演还安排了另一个角色,组织代检的人——彪哥。
韩东给彪哥的女儿辅导功课,看到父女俩在穷困的生活里相依为命,也感受到了他们对自己的真情相待,两者叠加,引发了韩东对于揭发代检的纠结。
他看向窗外繁华光影,离开了这一幕的背后指向——他可能拥有的新家,最终决定撤稿。
此时的他意识到,新闻报道并不能改变一切,选择了放弃报道。
其实,韩东感受到的友情、这对父女的生活环境,有力地指向了新闻报道的终极价值,是能够解答此前韩东产生的犹豫的。
朋友和彪哥在主任面前卑躬屈膝,只能以违法的行为去求生存,从受害者变成了无奈的加害者。
要避免这样的情况,正需要有人捋清这些事,进行全面的报道,促进社会注意到这件事、解决这件事。
而不是出于个人情感选择放弃报道,或者只揭露、不谈背后社会成因的片面报道。
促成韩东重新报道这件事的,是他看到其他电视台的新闻:只强调了代检违法,却没有对患者的困境进行说明。
这些报道最终导致了患者们的悲剧:彪哥被抓起来,女儿只能哭泣,朋友也考研失败,甚至主任也哭诉自己帮不了患者。
这一切的感受,让韩东想通了:出于情感而不愿报道真相是错的。由此,情感从负作用转到了正影响,引导出了理想与激情对记者的意义。
这也带来了那个钢笔飞起的超现实慢镜头:韩东看着他的武器,思考出了记者究竟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有什么意义,然后重返患者家中,重新努力。
但这个段落也很可惜。
《我不是药神》中,徐峥重新开始卖仿制药,也是因为朋友的病故,他听到了吕受益接受清创时撕心裂肺的吼叫,目睹了病人家属的痛苦与绝望,感到自己无法承受其他病友们期待的眼神,从而才冒着坐牢的风险,分文不收地给病友带药。
反观《不止不休》,韩东自己的生活依旧是单线发展,面临的阻力只是自己可能丢工作、没法租房子了。
彪哥父女俩的底层身份与贫困生活,在电影里只是草草展现,朋友也只有短短一场与韩东的交心。
三、浅尝辄止的可惜
在电影的后半段中,韩东的个人生活沦为了新闻价值的象征性表达载体。
当韩东揭露了矿难后,记者职责得以伸张,他的生活也得以改善,产生了买新房的意愿。
而当他撤掉了代检稿件后,记者职责被弱化,丢掉工作的同时,生活的改善也破灭了。
导演试图让韩东的生活成为对“新闻价值实现与否”的象征,并引导出结尾的升华:他重新报道了真相,阳光明媚的环境之下,飞扬的报纸与回归的女友一起,带来了生活的希望。
以这样一部立足于现实的作品而言,个人生活被当成提供共情的概念设定,与新闻价值的象征,是非常别扭的。
记者对于新闻报道的价值认证与信仰坚定,也就此变得不具体、不扎实、不够有说服力了。
电影结尾,导演想展示出“真相已经报道,问题已经解决”的状态。韩东看到了朋友的结局,也看到了患者的无奈。
在彪哥关闭的门前,他亮明了记者的身份,试图用报道来帮助对方,“我们凭什么要接受一个错误,就不能面对它、改变它吗?”
导演让韩东用自己的经历去打动患者们,弥补之前缺席的共情。但是,由于此前韩东的个人生活、内心与记者线索的关联薄弱,此刻导演能想到的也只有再次重复概念,让韩东说出了自我介绍一般的台词。
具体层面只有一处细节:韩东遇到了此前在上被欺负并给他让座的同伴,后者为他介绍了患者采访。
公交车
电影的种种表达,终究没有落到实处,甚至以暗示的手法而做出了一些回避。
张颂文演的老记者,在最后的部分中完全缺席,只剩下报纸上的铅字署名。
年轻记者对新闻信念从动摇到坚定的情感曲线不够完整,两段定义式的念白,也就变成了生硬的结论式宣讲。整部电影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接近于此。
结语
这部电影虽然不完美,但还是有价值的。在任何时代,都需要披露真相、维系正义的价值观,它与记者的职责有关,更与全社会的信念有关。在当下自媒体掌握话语权的新时代,更应该传承下去,不止不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