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德以配位。

大意是说,一个人所处之位子,应该与自身的德行相对应,否则,就很容易坐不稳。

进言之,在古人看来,一个人的德行越深厚,则意味着可以胜任更高的“位子”。

如据史料的记载,孔子的先祖正考父,就是亲身践行这一准绳,故而在他死后,其鼎铭上如此写道,即:

“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

大意是说,正考父作为上卿,曾先后辅佐戴公、武公、宣公三个国君,三次任命,他却一次比一次恭谨。他说自己第一次是弯腰受命,第二次是鞠躬受命,第三次是俯下身子受命,甚至平时走路,都是顺着墙根儿走路,生怕别人说自己傲慢。

这就是德行。

由此可见,真正德行,并不是行善,而是恭谨,或者如同老子所讲之不敢为天下先。

言外之意,所谓“德行”,并不一定是行善,反之,行善亦不一定是真正的德行。

何以见得?

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一步探讨,即:

一、行善往往是指做善事,或者是帮助他人的行为

在现实生活当中,人们所讲之行善,往往都是指做善事,或者是帮助他人的行为。

然而这种行善的背后,往往都是各有所需。

如绝大多数人之所以愿意做善事,或者帮助他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希望自己日后亦得到他人的帮助。

而这其实正是一个人若是没有被帮助的价值,那么,就很少会得到他人帮助的真正原因。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行善之实质,往往是以交易的基础。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讲行善不一定是德行的原因之一。

二、德行的背后,强调的是顺道而行

所谓“德”,即得也。

而“得”,并不是有所得,而是强调没有障碍。

在古人的看来,人为分别即是障碍,反之,顺道而行,则可以减少障碍,甚至无往不利,故而“德行”的背后,其实是顺道而行。

进一步地说,唯有顺道而行,才可以称之为德行。

这就好比正考父之恭谨一样,而恭谨亦如同老子所讲之“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所诠释的深意。

由此可见,德行的背后,强调的是顺道而行,而不是行善。

三、行善本身就是人为分别的产物

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人为分别,才会有善恶之分,故而行善本身就是人为分别的产物。

进一步的说,道非人为,凡是人为之一切皆不是道之本身,故而行善并不一定是顺道而行。

这就是为什么讲行善并不一定是德行的道理。

所以,综上所述的这些内容,其实正是我们为什么讲行善不一定是德行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