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7月,历经10年血战,号称千古第一完人的中兴名臣曾国藩麾下湘军攻破天京,宣告历时1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灭亡。天京陷落,慈禧非常高兴,对湘军也是大肆封赏,总督、巡抚、提督、总兵等地方文武要职,基本都留给湘系集团。可以说,曾国藩湘军是再造大清之功臣,为其续命数十年,还曾迎来短暂的“同光中兴”时期。

曾国藩能顺利灭了太平天国,得益于麾下一支骁勇善战劲旅,即是大名鼎鼎的“霆军”,这绝对是王牌中之王牌,劲旅中之劲旅,其战斗力、战斗意志,都是一流水平,陈玉成、李秀成深受其苦。天京陷落后,湘军大多裁撤,但“霆军”并未受到影响,编制保存完整,总计兵马18000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留下“霆军”,曾国藩就有足够的政治资本,朝廷对他也要敬畏三分。此时,“霆军”不但是大功臣,而且是清朝武装力量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剿灭太平军残余力量之重任,自然也就落到“霆军”身上。然而,“霆军”却不干了。

1865年2月,黄矮子率8000兵马在金口哗变,主将宋国永无法阻止,只能任由他们去留。结果,黄矮子率8000兵马一路南下,沿途清军闻风丧胆,后杀入江西、福建,投靠太平军康王汪海洋部,成为清朝死敌。

天京陷落后,太平军残部垂死挣扎,且内部矛盾重重,相互倾轧,败局已定。那么,“霆军”为何选择投奔太平军呢?汪海洋注定没前途,失败乃早晚之事,黄矮子为何还要这么做。下文给出答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霆军”构成:成分复杂,哥老会成员多,纪律败坏

许多人都说,湘军是一群知识分子带着老农之队伍,他们很淳朴,所以战斗力非常强悍。这是误解,知识分子加老农组成的湘军,被石达开、罗大纲、韦俊打得怀疑人生,基本没赢得像样的胜利。

胡林翼主持湘军期间,让鲍超去湖南招募军队,组建“霆军”,其成员已经不是知识分子、老农,而是武将、流民、地痞、流氓、哥老会成员,与曾国藩完全不一样。胡林翼改革后,湘军从将领到士兵,都已经彻底发生了变化。

随着战争的推进,鲍超扩充“霆军”,从3000人增加到18000人,而增加的部分几乎都是从四川招募而来的哥老会,也就是清朝曾经的死敌。如此,“霆军”战斗力强悍,但纪律非常糟糕,连臭名昭著的曾国荃“吉字营”都望尘莫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廷欠饷一年多,“霆军”怨气很重

“霆军”不是朝廷正规军,不可能享受八旗、绿营之待遇,也就是从朝廷那里得到饷银;军队所需之粮饷,主要依靠将领自筹,难度非常大。此外,“霆军”饷银非常高,普通士兵每月6两,立功则另外算。

征讨太平天国期间,湘军就从未真正解决过饷银问题,即使是曾国藩第二次出山时取得两江总督职位,能征收厘金,也还是不行。因为,湘军基数太大,嫡系与非嫡系,总计兵马50万,已经超出了国力承受之范围。

再则,曾国藩一向偏袒绝对嫡系“吉字营”,对半路出家,从胡林翼那里调过来的“霆军”则相对冷落。金口哗变时,“霆军”已经一年多没发饷银,部队怨气非常重,况且其中还是哥老会居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火线:远征西北,矛盾白热化

没能按时发放饷银,“霆军”对朝廷非常不满,哥老会成员更是经常闹事,甚至公开劫掠民宅。曾国荃直言:有贼寇,人民希望“霆军”来剿灭他们;贼寇逃跑后,人民希望“霆军”早日离开。

1864年12月,遵王赖文光联合“捻军”,横扫中原,威胁京师安全。西北起义军则乘势而起,甘肃、陕西、宁夏一带,狼烟遍地。此时,八旗、绿营驻军腐败无能,起义军声势越来越大。

西北局势动荡,朝廷让杨岳斌督师陕甘,率军征讨义军。“霆军”也要追随,去西北作战,为大清拼杀疆场。欠饷一年多,“霆军”怨气很重,此时还要去西北征战,做无谓牺牲。如此,黄矮子不干了,直接率众哗变,率8000兵马投奔太平军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帅鲍超回籍养病,无人能约束“霆军”

为剿灭太平军、西北义军,“霆军”也分成两部作战:娄云庆率10000兵马南下协助闽浙总督左宗棠镇压太平军;宋国永率8000兵马远征西北,追随杨岳斌作战。那么,鲍超去哪里了呢?伤势复发,跑回四川老家养病,不在军中。

主帅鲍超离开部队,问题就出来了。作为一支私人武装,“霆军”只会听主帅调遣;宋国永威望不足,黄矮子不但不听指挥,还公然哗变。幸运的是,黄矮子还算够义气,宋国永不愿投奔太平军,他也不勉强,留他一条活路。

8000“霆军”从金口一路南下,沿途清军无法阻止,后投奔汪海洋。1866年2月,嘉应州一战,黄矮子所部“霆军”奋勇拼杀,与曾经队友血战,后全部阵亡疆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霆军”之所投奔太平天国,浓厚的哥老会色彩与欠饷是关键,远征西北则是导火线。1867年2月,鲍超与刘铭传起冲突,清朝“扶淮抑湘”,下令遣散“霆军”,部分回籍,部分并入淮军。从此,“霆军”不再恢复,鲍超也没能得重用,后抑郁而终。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战争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