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个章节我们讲到了新生儿如果黑白睡颠倒了该如何处理,以及如何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新生儿睡眠的第一个重要关注点就是形成正常的昼夜节律这个事情,所以建议家长一定要做好文章中所提出的措施。

今天这个章节我们来说说另一个非常普遍的睡眠现象,即:宝宝睡眠总是不安稳,一惊一乍,很容易就被吓到了,这该怎么办?

其实这个睡眠现象不仅仅会出现在0-3个月这个阶段,在其他月龄段依然会出现,比如我见过一个5岁多的孩子睡眠依然很轻,轻到哪种程度?妈妈在客厅嗑瓜子都能把宝宝吵醒来,是不是难以置信?其他5、6个月大的宝宝睡眠轻更是屡见不鲜的。

这说明睡觉轻这个问题并不挑月龄段,但一定是从小月龄开始出现并慢慢累积下去的,是一个长期未得到关注和改善的过程。

所以,从新生儿时期就关注这个问题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才能避免以后更严重的睡眠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生儿为什么会睡眠轻,一惊一乍,睡不安稳

新生儿为什么会睡眠轻,一惊一乍,睡不安稳

1、睡眠周期和睡眠模式的影响

在第一个章节宝宝好睡眠始于0-3个月的培养,这13个基础知识,新手父母要记牢中,我们讲到了婴幼儿的睡眠周期短暂,只有40-60分钟,所以几乎每隔一个小时宝宝都会循环到浅睡眠状态,睡眠周期交替的时候是宝宝容易清醒的时候,此时一点声音都有可能让他们醒过来,所以睡不安稳。

另外,新生儿的睡眠模式中快速眼动睡眠比重大,所以睡的很轻。

这两个因素是不可避免的,每个宝宝都是这样的。

2、莫罗反射的影响

莫罗反射又叫惊跳反射,是一种对前庭的突发刺激或未预料的感官行为做出的本能反应。当出现突然的刺激,比如突发的噪音、光亮度的变化、温度的改变或者是触摸,宝宝就会出现这个反射,表现为手臂突然伸直张开、双腿挺直、背部伸直或者弯曲,看起来就是“被吓了一跳”。

莫罗反射在宝宝出生时候就会出现,在3-5个月内消失(大脑逐渐成熟,会抑制住这个反射),这个反射比较特殊:

不同于只对某种特定感官刺激有反应的原始反射,莫罗反射是一种多感官性的反射,所以被触发的几率更高,在宝宝2-4个月这个阶段,莫罗反射对前庭的刺激最为敏感,所以这个阶段的落地醒也最高发。

只有大脑足够成熟与发育,能够处理各项感官刺激才能抑制住这个反射,换言之,如果某项感官发育不足导致大脑无法很好处理,依然会激活这个反射。

基于这些特殊点,新生儿在睡觉的时候就会出现一惊一乍,抱起来的时候打挺都是因为莫罗反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婴儿的大脑尚未发育完全

  • 快速眼动睡眠期的时候,大脑是活跃的状态,会有更多的神经冲动传递到肌肉,所以婴儿在快速眼动睡眠期的时候出现痉挛、狞笑、抽搐、踢腿的现象,甚至还会发出声音。------《法伯睡眠宝典》

这些生理性的动作在我们看来,会被认为快醒了或者睡不安稳的状态。

分析完原因以后,其实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新生儿睡眠轻、一惊一乍、睡不安稳确实是一件客观的普遍想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睡眠问题”,准确说来应该叫“睡眠想象”,只要是健康正常的宝宝,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只不过每个宝宝的个体差异,这种现象出现的频率和强度会有所不同。

◆此外家长们应该感到庆幸,至少说明自家宝宝是正常的,如果对外界刺激一点反应都没用,睡得特别沉,估计得留个心啊。从原始反射这个角度来说,正常的宝宝是一定要在某个月份出现这个反射,然后在某个月份被抑制消失。

所以,我建议新手爸妈们要对新生儿的睡眠有个合理的期望值,明确知道这个阶段的宝宝睡眠就是这样的,而不会是我们成人睡眠那样安安稳稳的睡个大觉,有了这样的心理预期,就不会太过焦虑了。

虽然说这种睡眠现象是正常的,但并不代表着我们可以不作为,完全忽视不管,而是应该采取正确的方式来应对和帮助宝宝顺利度过这个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何应对宝宝睡眠轻、一惊一乍、睡不安稳

如何应对宝宝睡眠轻、一惊一乍、睡不安稳

这个阶段,我们的重点是采取正确的方式应对,避免把这个普遍的睡眠现象真的变成了睡眠问题,就如文章开头所说的,大月龄宝宝、学步期的孩子如果还是睡眠轻,这就不正常了。

一、首先还是来说日常预防措施

1、睡眠环境不能太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