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觉需要家长哄是件很正常的事情,但不巧的是,不是每个妈妈都会哄睡得。我之前遇到一个妈妈,她哄睡的话,宝宝一定是又哭又闹,怎么都不肯睡,但是换成爷爷或者姥姥哄睡,宝宝就睡着了,妈妈很是诧异,这是为什么?

哄睡确实是一件技术活,0-3个月的哄睡方式和哄睡习惯会直接影响宝宝以后的睡眠习惯,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与哄睡相关的睡眠问题有:

哄睡困难哄睡时候宝宝哭闹依赖奶抱摇所以,建议新手妈妈要重视0-3个月的哄睡工作,别给自己挖坑啊。

今天这个章节主要讲哄睡的各个注意事项和技巧,让给宝宝哄睡不再成为麻烦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哄睡不是简单的当宝宝困了抱起来就哄的事情,而是一系列完善的流程,包含了许多细节

1、掌握正确的哄睡时机

新手父母往往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哄睡是最佳时机,每次都是等到宝宝困得打哈欠的时候才开始哄睡,但是此时哄睡,宝宝很有可能开始哭闹,这就是我们说的“过困”了。

在第一个章节中我们讲到了睡眠信号,宝宝好睡眠始于0-3个月的培养,这13个基础知识,新手父母要记牢

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准确把握睡眠信号是哄睡的关键步骤,这里再重复一遍正确的睡眠信号:

◆宝宝眼光呆滞、发呆

◆和大人的互动明显减少

◆相比较之前,很明显安静了下来

◆有的宝宝眼圈会泛红

◆要吃奶

捕捉睡眠信号要注意这几点:

  • 有的宝宝偏活泼型,所以很容易就能发现他安静了、互动减少了、发呆,但是也很容易又被逗笑起来,所以如果家长没有发现这个转变,而是继续逗宝宝开心,那就会错过睡眠信号,误认为宝宝还很精神。
  • 有的宝宝偏安静,就不是很好观察到他的情绪变化,但可以从其他方面观察,比如发呆,自己的孩子自己最清楚,所以家长要多观察属于自己孩子的睡眠信号。
  • 月子里的宝宝每天近80%的时间都在睡觉,吃和睡没有分离,所以吃完奶就睡了,要吃奶往往就是睡眠信号。
  • 一家人里面,不是每个人都能和妈妈一样对宝宝了如指掌,能够准确捕捉宝宝的睡眠信号,那么妈妈可以用清醒时间的规律来提醒其他人,不要错过睡眠信号:

1个月以内的宝宝:清醒时间最长不超过1h2-3个月的宝宝:清醒时间范围是1-2h这是个大数据,不能生搬硬套,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宝宝,确定自己的宝宝清醒的时间是40分钟,还是1.5h,还是2h,但是时间的最大范围值是比较准确的,超过这个范围值肯定就过困了。

所以,捕捉睡眠信号的步骤为:

◆先按照月龄的大数据,了解自己宝宝清醒的时间范围,避免出现过困

◆注意观察等待宝宝的睡眠信号

◆然后记录下睡眠信号发出的时间点

◆最后确定自己宝宝能够清醒多长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