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刚生完孩子没几天,打电话问我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让宝宝快速止哭,她说自己真的没办法了,宝宝哭闹的特别厉害,奶也喂饱了,尿不湿也换了,胳膊腿也检查了,就是不知道宝宝到底怎么了,急的她满头大汗,抱着宝宝摇啊、走啊、拍啊、唱歌都不管用,根本安抚不了这个小家伙,再哭下去就该娘俩儿一起抱头痛哭了。

我相信她的手足无措是每个妈妈都会遇到的,我们都害怕宝宝哭,但是“哭”却是宝宝唯一的表达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哭”是宝宝的本能,也是表达不满寻求帮助的唯一途径,我们需要了解宝宝为什么要哭。

  • 著名的美国儿科医生哈维卡普博士提出了一个理论:人类的孩子都是早产儿,提前出生了3个月,这3个月就是“缺失的第四期”,即胎儿在妈妈子宫里除了要经历孕早期、孕中期、孕后期,本应再多待一个时期,但由于人类身体的生理结构的局限性,胎儿不得不提前出来。其他哺乳类动物的宝宝生下来就可以走、跑、跳,但是人类的宝宝却只能躺在床上。缺失的第四期是宝宝哭闹不止,难以安抚的根本原因。

由于第四期的缺失,宝宝们显然没有做好应对这个陌生世界的准备,他们的身体软趴趴的无法移动,连头都抬不起来,四肢柔软还不听使唤,同时,又不得不面对饥饿、胀气、肠绞痛、冷、热、口渴等从未有过的激烈感受。

想要获得食物、引起妈妈的注意只有一招:那就是大声哭泣。

引起宝宝哭闹的行为有很多,有一些哭闹是我们可以正确解读并做出回应的,比如:

饿了的哭闹,我们可以给宝宝喂奶。尿尿、拉臭臭的哭闹,我们可以更换尿不湿。太热/太冷的哭闹,我们可以减少/增加衣服,调整室温。无聊求陪玩的哭闹,我们可以陪宝宝做游戏。

这些都是宝宝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我们每天都会操作很多次,所以能很快的分辨出宝宝哭闹的原因,也能进行精准的安抚,但是,有一些哭闹,就不是这么容易搞定的,比如:

过困状态下的哭闹,哄睡难度非常大。肠胀气/肠绞痛的哭闹,需要的安抚难度系数最高。安全感缺失的哭闹,是最不易被察觉的一种需求。通常这些情况下的宝宝,处于一种“情绪崩溃,完全不受控制”的状态,宝宝扯着嗓子、闭着眼睛大声的哭泣、挥舞着手臂、使劲的打挺、横抱不行、竖抱也不行,此时,负责安抚的大人着急的团团转,使出挥身解数,抱着摇着晃着,嘴里念念有词:嗷嗷嗷~宝宝不哭咯~嗷嗷嗷~乖乖别哭了,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不知道宝宝为什么哭且又不知道该怎么停止宝宝的哭泣,嗯,这确实是个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安抚宝宝,停止哭闹呢?就像开关一样,轻轻一按,宝宝就不哭了?

我很坚定的告诉大家:有!,那就是“新生儿5S安抚法”,亲测有效!

大名鼎鼎的新生儿5S安抚法是什么

大名鼎鼎的新生儿5S安抚法是什么

提出“缺失的第四期”的哈维卡普博士同时也发明了神奇的新生儿5S安抚法,在他的著作《The Happiest Baby On The Block》中有非常详细的介绍。

这个安抚法包含了5个措施:

包裹法(Swaddle)

侧躺/趴卧法(Side or stomach position)

嘘声法(Shush)

来回摇摆法(Swing)

吸吮法(S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