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穆参加中韩交流会

在中医道路上,同道们是这样评价的,如黑龙江的马鹏举先生对李穆的评价是:

我与李穆先生相识在韩国首尔,是那次中韩学术交流会上,我听了李穆医师的主题发言,深以为讲得好、讲得对、讲得实在,令人信服。在首尔至东京再返回到北京的旅途中,我与他进行交流行医的体会和治疗疑难杂症的经验,彼此投缘,确有相见恨晚之感。回国后,他利用网络邮箱向我传送他的《古今症病心悟》书稿。书中关于脏腑中有脏与脏、脏与腑的关系,没有腑与腑的关系,就是大学教科书上也没有专立此章,腑与腑的关系应该同等于脏与脏的关系一样重要。脏属阴,腑属阳,阴阳是对立的、互相的、转化的、交感的、平衡的、消长的。腑与腑的关系是阳与阳的关系。脏与脏的关系是阴与阴的关系,只有腑与腑的关系一直也没说清,中医腑与腑的概念,腑与腑的关联性,腑病的症状和治疗原则,进行了交流,交流交往之中个人体会和感受。当今世界造就一个身负重望的像李穆这样的全科中医师,比西汉时期造就一个张仲景和华佗还要费劲。现在一个像李穆这样中医治疗任何一种疾病的难度都在增大,他所花费的精力和物力比以往也在增加。现在要想使中医得到最大的发挥,必须依托持之以恒不断学习的品格与领悟二者结合起来,光靠聪明成就不了中医,还需要一个永恒的学习品格。现在有很多的中医医疗业务不太理想,关键在于学习不够、领悟不够、学习意志力的守恒不够。正是李穆医师说的“明志择业贵在坚”,在信念这点上,我们从他的著作、文章可以看出李穆医师做到了。有了中医的学术知识还不行,因为还需要勇气,你掌握了中医知识,只能说明你是中医队伍里的人,但是你缺乏勇气,不敢勇于实践,或因为惰性而不愿意去实践,那你的中医学识是结不出果实的。中医最高的精神素质是诊查疾病,治愈疾病。在辨证施治时,不能受情绪摆布,因为用你的意志力战胜了自己与治疗疾病不利的情绪。即使不良心情影响了你的时候,也不要影响你对病人的辨证施治,特别是你已经是一位很有名气的医生时。他提出 :“作为一个具有学识的医师,必须具备‘明法四诊综理化、明药功效悉性味’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是获得好的医疗效果的基本精神状态,李穆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做到了。中医靠我们这些中医人在夹缝中生存,所以能经久不衰,主要有一支像李穆医师这样的一支压力与动力同在、苦难与快乐共存的基层中坚力量。用自己的毕生全心全意地造福了中华民族,使生命繁衍健康并能延续下去,有着显而易见的贡献。防病达到延长生命,治病是挽救生命。中医的学术离不开中医学术界的名人和名声。中医的一切被赞誉的名声无不以持之以恒的苦心实践为本。好的中医人在中医界内要广交朋友,这有助于博学多闻。在谈吐交流中有助于互相受益。要使朋友成为你的老师,要让学问的用处和交谈其乐融融,要乐于和学问高的人在一起相处,你说出的话需得到听者的认同,对方说的话使你增文长识。多数情况是热爱中医的兴趣使我们接近中医,所以这种兴趣是高尚的。有中医学问和辩证治疗精确的中医会远近闻名,他们自身健康长寿,少有疾病。一直与人为善,和他们组成志同道合的同行,构成了交流中医智慧的群体,李穆医师是这个群体中最好的一员。古往今来,好名声总是与圣人为伴,他们的中医学术登峰造极,正是他说的“明业尽职多自谦”。正是这种自谦精神,才在中医界里是有口皆碑的,李穆医师的造诣在向着这个方向前进。

中医学者要懂得推理,察微知著,有辨证论治的理论实践基础这还不够,还必须有未卜先知的预判本领,特别是在服用中药后,阴阳表里的转化,内外寒凉的展现更要知晓,以便考虑制定下步治疗方案。你只要学会见叶知秋才能成为中医界里的明白人。谨慎的中医自己要十分清楚,辨证论治时不要走阴阳的极端,要使病情症状衰其大半而已,患者自己康复的能力也一定不要忽视,李穆医师深深的体会且做到了这一点。在临床医疗中他提出“明察审慎须全面”就是他的心得体会。中医人要有自己的品味要求,就必须脱俗,不羡慕俗气的中医人是极其明智的。细心谨慎的中医人绝不会因为治好几个疑难病例而轻易的受到赞美就沾沾自喜起来,中医人爱好虚荣就像情愿吞食雾霾一样,而不肯惠顾春天里和煦的清风。一个好的中医人,在学识上不要随波逐流,对其他中医人的创造成果崇拜而不迷信,要相信自己只要付出努力,一定会有更好的医疗成果。中医人要知道在适当的时候,拒绝做某些事情。最重要的是患者为你本人做事。比如患者找你看病,你在你的职业范围内治愈了患者的疾病,出于情感上的谢意,送你一些钱物、或者到饭店吃饭,到娱乐场所跳舞唱歌,这样的事情本无非议,但是作为中医人最好的做法是拒绝。对徒耗精力和时间与业务无关紧要的社交活动不要盲从,使你的心情处在一种平静的状态,以这种平静的状态做好自己的医疗工作,作为中医人要做到“明责须知肩负重”的心理状态,这样的心态李穆医师做到了。中医人的学术思想要有海纳百川的意识。因为几千年来中医有很多的学术流派。已知的六经学说的伤寒论,三焦、卫气营血的温病论,补脾胃的李东垣、泻火的刘元素、祛痰朱丹溪、活血的王清任、还有儿科、妇科、男科、杂症,各有代表人物,对他们的学术理念不要有太多的归属感,否则到最后你就会感到自己不属于自己,这样你就没有了自己的学术理念了。他提出“明理凡事问因果,明方立论应在前”的指导思想,他补充了大学教材中的腑与腑病论述不足的内容,恰恰证明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学术领地。一个中医师不要滥用因为你是医生而获得的友谊,也不要向朋友索要他们不想给你的东西,和患者朋友打交道尤其如此。中医人要能做到业务精益求精,医患朋友之间做到适中和节制,你就能得到他人的青睐和尊重。对你的人事朋友资源做到有节制有界限很宝贵的,这将使中医人永远受益无穷。你要把对患者充分的热情关怀做到尽善尽美,这样你就不会糟蹋你自己的高雅趣味,李穆医师把友谊的力量用到学术学业上,这样使他的事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几千年来,中医人以全科医生而进行发展的,是以患者的需求而发展医术的,进而形成不同的历史时期学术思想和学术流派。瘟疫流行时医治瘟病为主。婴儿夭折多时以治婴儿病为主。重视妇女,妇女病多时医治妇科病为主。心肝脾肺肾、关节疼痛病多时医治杂病为主。李穆医师尽力地了解、挖掘数千年的精华,把他们的特长吸收借鉴,为现实所用。在了解古往今来他所能浏览的书籍外,也清楚自己的特长与天赋,培养自己的优势长处。如果一个中医人知道自己的长处是什么,那么在他优势的方面就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弄清自己属于什么样的秉性和性格,竭尽全力使禀赋性格的潜质发扬光大。有的中医师明察善断、有的中医师智慧过人、有的中医师记忆力超人,只有很少数的中医师有目的强化了自己的才智,结果少数的中医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多数中医人平平庸庸。他们被自己的热情所蒙蔽,自己欺骗了自己,等到日后垂垂老矣才真相大白,却已悔恨晚矣。李穆医师属于成功中的佼佼者。

一个中医人获得普遍的信任和尊重是一件大事,要想达到这样一个目的,一开始行医要靠运气,但要发展重要的是要靠勤奋靠刻苦地学习。人们普遍认为只要有名声,就容易获得人们的好感,但事实证明,单靠名声还是不够的。还要看中医人有没有善举,首先有善思,有善言,还要有善行。要想人们尊敬自己,首先要尊敬他人,行之在前,言之在后。同行之间要讲德操,中医人与患者之间更要讲德操。李穆医师对从医人提出的“习医要明理,从医要立德,中西能融汇,古今能贯通,四诊遵理化,临证重查因,谴方遵理化,方可成人医。”的明医思想,他把感情融入了他热爱的中医药事业。中医人传播中医知识,若想使自己的中医知识理论源源不断地从舌根涌出,舌根后面就要有中医学智慧的清泉汩汩注入。要心随医理,口随众人。中医理奥、趣深、意博,用“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治病必求于本。”这样的文字语言讲给听的对方,对方不是专业人员,他们听起来会感觉到很困惑,爱面子的人会感觉很尴尬。这样的说教适得其反。不论是对黄皮肤、白皮肤、黑皮肤的人们,只要爱中医,想学习中医,就要用大众能听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出你所理解的中医理论,这样会使对方明白而心悦诚服。李穆的著作、论文、科普讲座,具备了深入浅出,老幼喜听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真正实现了他的用现代语言传播中医药知识的梦想。一个中医人没有辩证施治就不会有好的治疗效果。尤其在选方时,要做出最佳选择。在患者就诊时永远保持镇静,谨慎的中医师总是约束自己,保持自我控制能力,这种力量显示出真正的人格与能力。因为宽大胸襟的人不会轻易受情绪制约,稍有过激就会使我们处于判断和表达上的失误,要影响治疗效果,难免殃及你的名声。你彻底把握自己,做到不管昰大顺之时,还是处于大逆之际,都不会有人批评你,说你情绪不稳,大家都会敬佩你的卓越非凡。在遇到疑难杂症时,要有征服它,解决好的思想准备,不是怕影响到自己的名声而退却,他提出“明德休图利益先”,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救治患者,而不是考虑自己的得失。许多中医人恰恰缺乏这样的勇气和活力,总是死气沉沉,创新精神就更不用说了,整个人生就被一种萎靡不振的气氛所包围。李穆医师他确与众不同,他是一位不断创新的人,内心的精神世界激情澎湃,永远保持一颗从不止步的心态。他提出:“明时救命争分秒,明诊善断不可偏”的从医理念。一个中医人每天接触患者,他们有着不同的病情,中医人每时每刻都面临判断和选择,要有深厚的中医理论和临床功底,四诊严谨,广闻博识,而有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的能力,李穆医师就有这样坚实的基础。在一个中医师的身上要有胆气,和创新的骨气,不要在精神上成为软骨头。这就是李穆医师面对淹淹一息患者敢于诊治的源泉。激励自己,只要给我时间,我会一个顶两个,让中医事业锦上添花。以上体会感受仅是我个人对李穆医师一个人的认识的一面,他在我的心目中是伟大的,这种伟大认识来源于李穆医师的敬业勤奋,刻苦博学,我也真诚的劝他不要过劳要珍惜身体,祝愿他在学业上留给后人一些更多的文字财富。

作者介绍:马鹏举,辽宁黑山县人,出身中医世家,全科中医,擅长银屑病,著有《银屑病论》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