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区治理过程中,既要顾全小区环境“面子”,又要做实文明安全“里子”往往会使工作陷入两难境地,打破社区治理壁垒,近阶段,通安镇达善社区党支部探索“智能梯控+楼道文化”模式,用科技手段推进消防安全专项治理行动,以楼道文明浸润邻里关系,为社区居民自治保驾护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能加码,筑牢民生安全线

“我们5幢电梯里新安装了个探头,只要电动车推进电梯,门不会关上,车也上不去,能省去不少口舌呢……”在达善花园小区广场上,茶余饭后闲谈的大爷大妈们聊起了小区近期新安装的智能梯控,不但有效制止了一些不文明行为,还避免了邻里间摩擦,安全防范效果显著。据悉,达善社区在达善花园一期5幢试点投放了智能梯控系统,通过在电梯轿厢内安装智能摄像机,可以对闯入的电动自行车进行图像识别并抓拍发出语音警报,同时启用制动系统,使电梯门无法闭合运行,只有将电动自行车推出后,电梯门才能关闭,从根本上有效杜绝了电动自行车违规上楼的安全隐患。同时,达善社区对达善花园一期内14处充电棚进行了提档升级,全面配备高清摄像头、烟雾报警器、悬挂式干粉灭火器等消防设施,结合海棠先锋队伍、物业保安24小时巡逻机制和微型消防站,多维度保障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

文化营造,形成共治合围式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为强化社区出租房(群租房)标准化管理,指引新租户享受安全放心的租房体验。社区党组织当起了热心“好邻居”,精心打造“安全相伴 幸福达善”主题文化楼道,引领居民自治。主题楼道从机制引导、租房超市、联盟自治、多方联动四个方面出发,将破解出租房消防安全问题的基层民主创新治理项目成果进行了全方位展示。据悉,自2020年8月起,达善社区就启动了该创新项目,通过引入专业机构为租房管理立下规范,在线上线下开辟了“租房超市”,为房东和租户提供便利。同时依托“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机制,发展了以房东和租户为主的“驿租”联盟和“邻鸽”联盟,形成了出租房安全自查自纠模式和一套《租户公约》。并探索了社区、警务室、物业、社会组织四位主体协同联动的治理模式,进一步完善了社区治理共同体生态建设,效果显著。

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治理关系着居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下一步,达善社区党支部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用更精细的服务和智能科技打出张弛有度的基层治理“善治”样板。(马冰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