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着永恒的精神力量,谱写着一代人的壮丽史诗!今晚,由苏文投集团出品,苏州芭蕾舞团重磅打造的原创芭蕾舞剧《壮丽的云》成功首演!在座无虚席的剧院与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是观众给予作品最好的评价;同样也是当代人对那些曾为“两弹一星”事业奉献终生的前辈们,所致以的最崇高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人民之心,创“中国首部”

“我愿以身许国”;“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当舞剧《壮丽的云》进入最后的首演倒计,一段段振奋人心的语言随着宣传铺展开来。它们来自一段艰苦的峥嵘岁月,是一代人矢志不渝的精神内核,短短的只言片语凝聚着无穷的力量,推动着舞剧从幕后走向台前,迎来了成功亮相!

《壮丽的云》开创了以芭蕾舞演绎科技题材之先河,通过对苏州籍“两弹一星”元勋、部队指战员等典型人物的艺术性塑造,讲述了老一辈科学家们不断突破身体、精神和技术极限,圆满完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感人事迹。

为了打造这一题材上的“首例”,苏州芭蕾舞团特邀国家一级编剧、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艺术指导苏时进为总编导、编剧,领衔业内一流主创人员,跨时三年精雕细琢。从2021年底正式立项,到2022年开启创排及合成演出, 2023年又进行了修改打磨……在“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领航下,《壮丽的云》克服重重困难,经受各种考验,以芭蕾之柔美歌颂国家脊梁,以人民之心致敬与传承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小见大,致敬“跨越时代”的精神力量

峥嵘岁月中,不灭的是精神力量;时代变迁中,传承的依然是精神力量。他们,将爱国、创新、奉献、协同、拼搏的科学家精神镌刻在中华大地上,铸就了中国科技创新的丰碑。面对从无到有的艺术开拓,苏芭没有畏惧,也从未退缩。

创作的过程充满了艰辛,主创团队进行了大量的采风调研、资料搜集,汲取创作灵感。据苏时进导演介绍,为了提炼动人的细节,该剧在结构和内容上反复修改了多次,剧本的创作和细化修改长达八个月。 “科学家是伟大的英雄,但也是平凡的普通人。他们上有父母,下有妻儿。只有将英雄还原成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有内心冲突和挣扎的人,体现出最真实的情感,这样的故事才能具有震撼人心和打动人心的力量。”

正如苏时进导演所说,在今年的修改打磨中,《壮丽的云》挖掘了更多人性化的细节,以主人公王皓云和妻子唐月婉的爱情为主线贯穿全剧,突出“舍小家之情铸大国之爱”,在以小见大中使得整个剧情更为紧凑,情绪感染力也更加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元融合,“江南芭蕾”跳出科技感

芭蕾一贯给人以唯美高雅之感受,但面对现实题材的创作,如何用抽象的芭蕾语汇表现具象的人物,讲述的还是极具专业性的科研事业,这对创作而言极具挑战性。

苏芭团长王全兴表示,“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舍小家为国家、隐姓埋名、甘守戈壁沙漠的他们,为中国创造了奇迹。我们舞团同样也要在这一精神的鼓舞下,用自己的方式,创造芭蕾舞的奇迹。”

成果没有捷径,唯有奋力前行。经历了剧本储备、创作排演、修改打磨后,《壮丽的云》终于呈现在观众眼前。在充满科技感的舞台之上,发现粒子、九次运算、提炼浓缩铀……这些“科技含量”极高的情节,通过芭蕾舞的方式一一展现出来,无不令人震撼!此外,该剧在不同的情节展现中,糅合了芭蕾舞、现代舞、民族舞等不同舞种,并尤为凸显其独有的“江南芭蕾”特色。“雨帘舞”、“苏绣舞”将姑苏女子的柔情缱绻展现得淋漓尽致。小家之情爱与大国之情怀形成了鲜明对比,让这部作品既有宏伟壮观的科研现场,又具有细腻温柔的情感表达。

“芭蕾是一门带有世界文化印记的艺术。中国芭蕾以世界芭蕾艺术为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不断长出新枝,收获累累硕果。苏芭近年来不断地在探索与打造‘江南芭蕾’, 希望在百花齐放中也呈现出我们独有的风采。”王全兴说。

在没有任何借鉴的情况下,《壮丽的云》的原创不仅是故事、舞蹈,还包括音乐。剧中的主题曲《每一次离别》,正如夫妻二人间的私语,没有豪言壮志,唯有默默支持。流动的音符伴随着剧情,令人动容。此外,解构的原子弹弹体成为了舞美主装置,在强大的多媒体、灯光、服装的相互成就勾勒出那个筚路蓝缕开创辉煌基业的光荣年代。

“两弹一星”精神,为世人留下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而苏芭以舞之美接力精神火炬、传递精神力量。目前,该剧已获得江苏艺术基金、国家艺术基金“双料”资助,首演之后,即将开启杭州、上海、北京、大连、南京等地首轮国内巡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