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裕(1910年—1992年),美国归侨,祖籍福建泉州惠安县涂寨镇宫后村,中国高能物理学科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首任所长。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E.卢瑟福。培养出李政道、杨振宁、唐敖庆等卓越人才。发现μ子原子及其能级间跃迁发射的γ射线,被称为“张原子”和“张辐射”,轰动国际物理学界。1956年,他突破重重阻碍回国,培养出一批我国第一代宇宙射线研究人才,为建成我国第一台高能粒子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作出重大贡献。

张文裕

1910年1月9日,张文裕出生在惠安县涂寨镇宫后村 。

1921年,上过两年私塾的他就到惠安时化小学(现惠安实验小学)插班四年级。

1923年,小学毕业并以出色成绩考入泉州培元中学。

1931年,燕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当助教,同时在研究生院继续攻读,第二年提为教员。研究生院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 。

1934年,考取“英庚款”公费留学,赴英国剑桥研究生院深造 。

1935年,赴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在诺贝尔奖获得者E.卢瑟福教授的指导下从事核物理研究,1938年获博士学位。

1938年11月,张文裕回到中国。他到处找朋友、同事,要求奔赴前线,结果四处碰壁。后经过物理学家吴有训介绍,到成都四川大学任教授,半年后又应西南联大聘请任该校物理学教授。

1943年至1949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巴尔摩实验室任研究教授。

1949年至1956年,任普渡大学教授。

1956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任研究员、宇宙线研究室主任、副所长等职。同年,他应邀访问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1958年起,在中国科技大学兼任教授。

1959年至1964年,他被派往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工作,曾担任中国组组长,并领导一个联合研究组的研究工作。

1972年,他随中国科学家代表团出访英国、瑞典、加拿大和美国。

1973年他曾率领中国高能物理代表团出访美国、西欧。

1973年至1984年,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

1978至1984年,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主任。

1984年起,改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

1992年11月5日,张文裕因病在北京逝世。

张文裕在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留影(第三排左四为张文裕,第一排左六为卢瑟福)

在英国留学期间留影(左起张文裕、华罗庚、吴征铠、王竹溪)

张文裕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帕尔摩(Palmer)实验室,图中展现了他们新发明的火花室探测器。(摄于1948年)

张文裕和夫人王承书在原子能研究所工作。王承书是核物理学家,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做出了卓越贡献。

留美期间的张文裕

情系母校牵挂乡亲 积蓄捐助希望工程

1984年,张文裕应培元中学邀请,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参加母校80周年校庆。“他对母校的感情很深,说如果没有母校的培养,就没有他的今天。

1984年,张文裕(左四)回到母校培元中学参加80周年校庆。

培元中学校园内“张文裕科学实验楼”(培元中学供图)

1992年11月,他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弥留之际,他与夫人王承书共同约定,不为儿孙留任何遗产并立下遗嘱:将自己的书籍和科研资料捐给高能物理研究所;捐10万元给西藏贫困地区建一所小学(后被命名为“文裕希望小学”);捐3万元给中学母校培元中学,用于奖励优秀学子(学校感念他的无私奉献,将建成的一座科学楼命名为“张文裕科学实验楼”);余下的存款和利息2万元全部交了党费。据悉,张文裕的捐款是当时希望工程收到的国内最大一笔个人捐款。

在张文裕的心中,学成只为报效祖国,祖国的利益至高无上。他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做出了贡献;他领衔18位科学家向周恩来总理提出建造高能加速器的建议,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顺利建造打下了基础。他为发展祖国科学事业呕心沥血的献身精神,在科学上取得的卓越成果,获得了国内外科学界的尊敬和爱戴。

张文裕在生活中却十分节俭朴素。他和夫人王承书都是中科院院士,但在这个“双院士”家里却找不出一件高档的家具。夫妻还不给儿孙留任何遗产,把一生积蓄全部捐出。老一辈科学家的报国情怀和高风亮节,永远是后人学习的楷模。

我们回顾这位老一辈科学家走过的道路,不仅从他的学问和贡献,也从他的学风、事业心和历史责任感中受到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