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贡井区五宝镇刘大爷今年88岁了,与妻子王婆婆也结婚50年了,没成想到了这个岁数,女儿李明清把他的水给断了。

既然刘大爷姓刘,为什么女儿姓李?原来王婆婆是刘大爷的再婚妻子,比刘大爷小十岁,而李明清则是王婆婆与前夫所生,是刘大爷的继女。

李明清为什么断继父家的水呢?因为刘大爷的女儿刘桂花与女婿许跃进回家来了,在李明清看来,这分明是过来争家产的,所以干脆断了继父家的水。

刘桂花又为什么从外地赶回家呢?去年刘大爷溜达时不小心受伤了,行动不便,刘桂花赶回家是为了照顾父亲,总不能指望李明清去照顾继父吧?

再怎么说李明清与刘大爷都在一起生活50年了,照顾一下不行?刘桂花夫妇曾找李明清探讨这事,双方没谈妥,才出现断水一事。

李明清断了继父家水,难道不怕自己母亲也受影响吗?原来刘大爷和妻子并没有住在一起,刘大爷住在山坡上,而王婆婆住在山坡下自己家,刘大爷吃水,一直靠水泵抽妻子家水往上送,水泵一关,刘大爷家就没水可用。

李明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明清

刘大爷和妻子住都没住到一起,只能说明一点,夫妻间感情并不好,但凡说的过去,别说不住一起,断水的事更不可能发生。

王婆婆回忆与刘大爷重组家庭后的生活,只用了一句话形容:眼泪就没干过。

50年前,王婆婆带着三个子女与刘大爷组成了新的家庭,起初双方还算相敬如宾,可随着时间推移,王婆婆发现刘大爷脾气不太好,一言不合就动手。

李明清也回忆,小的时候经常看到继父对母亲动手,母亲几乎就是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中度过了30年,直到20年前,李明清在山下修了房子,将母亲接过来住,母亲才算脱离了苦海。

可以这样说,王婆婆与刘大爷的婚姻,名存实亡,根本没有感情可言,后来,王婆婆的儿子先走了,大女儿嫁到了外地,只剩小女儿李明清照顾母亲了。

可即便如此,李明清也会隔三差五上山看望继父,毕竟继父对她还是有养育之恩的。至于刘大爷的女儿刘桂花,之前一直和父亲没什么走动,也就是近几年过年时才回来看一眼。

刘桂花如今要照顾父亲是必须承担的责任而已。

刘桂花夫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桂花夫妇

刘大爷受伤后,李明清先提出来让刘桂花照顾继父,因为刘桂花这些年并没有尽到赡养责任,父亲连她一口水都没喝过,一直是李明清在照顾,李明清认为这样的提议合情合理。

刘桂花也答应了,也回到家中照顾父亲了,为什么李明清后来断了继父的水?因为她发现,家中的房产证和粮食补贴等各种证件都没有了,都是刘桂花和许跃进夫妇来后才没有的。

在李明清看来,继父已经88岁,不可能拿这些东西,至于母亲20年来都没回过山上的房子,更不可能拿这些东西,除了刘桂花夫妇,还有谁拿呢?

如果说这些证件都是刘大爷自己的,他爱给谁就给谁,但这些分明都是夫妻共同财产,李明清岂能允许刘桂花将自己母亲那一份也拿走?所以一气之下断了山上的水。

更让李明清气愤的是,刘桂花夫妇指责她从不照顾继父,这分明是刘桂花夫妇为了占有家产而找的借口吧?在刘桂花夫妇回家之前,继父一直是自己在照顾好吗?

对于拿走家中证件一事,刘桂花夫妇坚决否认,你说我们拿走证件,有证据吗?

王婆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婆婆

刘桂花夫妇认为,证件一直都是父亲和继母一起保管,他们放到哪里,自己怎么会知道?这证件没准就是继母藏起来了,也有可能是父亲直接放忘地方了。

对于证件的去向,王婆婆摇头不知,而刘大爷干脆一言不发,他或许真的知道证件在哪里。

证件到底谁拿走的,说到最后也没得出个结论,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是刘大爷的赡养问题,两家女儿为此又开始聚到一起商讨。

按刘桂花夫妇的意思,父亲以后的赡养费用,需要两个女儿平摊,这个提议被李明清否决了,李明清说,我母亲之前住院花的钱,都是我自己掏的,你掏过一分钱吗?除非你也把我母亲之前住院的钱解决一半。

刘桂花说行,但需要你把你母亲之前住院的票据拿出来,李明清说,谁还留那东西?

双方根本无法谈妥,而且都觉得即便谈妥,以两家现在的关系,以后共同赡养也会产生很多麻烦,干脆将之前的事一笔勾销,以后就各自养各自的父母。

双方在村干部见证下,签订了赡养协议,李明清也恢复了继父家的供水,一场闹剧结束了。

刘大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大爷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刘大爷应该从自己身上反思一下了,你即便对待继女如自己女儿,都未必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何况你当年如此对待母女俩呢?

李明清之所以对继父没感情,归根结底在于继父年轻时候对母亲的所作所为,可以说王婆婆嫁给刘大爷后,一天福都没享受过。

王婆婆就是刘大爷的出气筒,一言不合就遭遇拳脚,不是伤痕累累,就是以泪洗面,这种生活不是一年两年,而是持续了三十年,就是说,王婆婆在28岁嫁给刘大爷后,一直到58岁快进入老年阶段时,半生都是在提心吊胆中过来的。

那时候李明清年龄还小,只有十几岁,从她十几岁一直到40岁,也一直目睹着母亲的境遇,你说她心里对继父能有好感吗?

李明清后来将母亲接下山,就是为了让母亲远离继父,而她隔三差五还上山看继父,说明她基本做到了仁至义尽,能够看一看就不错了,也是念在养育之恩的份儿上。

刘大爷晚年被继女这样对待,应该反思自己都做了什么,当初你发脾气时,就没想过自己有一天发不动脾气吗?

刘桂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桂花

至于李明清到底对继父有没有赡养责任呢?从法律角度讲,是需要承担一定责任的,除非刘大爷从来没有养育过她。

从李明清到刘家的年龄来推算,到她成年后,继父最少也养育过她十年,李明清也不否认这一点,别管刘大爷怎么对待母女俩,养育之恩是事实。

在那个年代,王婆婆之所以嫁给刘大爷,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生计的原因,以嫁的名义找一个落脚栖息之地,否则以她带着三个孩子的事实,她一个人是很难养活三个孩子的。

刘大爷脾气再不好,夫妻之间再没有感情,王婆婆也通过这段婚姻,顺利的带大了三个孩子,这才是二次婚姻给予她的价值。

所以从法律角度上讲,李明清需要承担一定的赡养责任。

当然,如果被赡养人存在过错,或有自己的子女,这个赡养责任也是需要打折扣的,毕竟对刘桂花来说,赡养父亲也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是不可逃避的。

双方以协议的方式分清赡养责任,这一点没什么问题,李明清之前已经尽到了赡养责任,而刘桂花则需要弥补之前缺失的赡养责任。

李明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明清

结语:

为什么说再婚一定要慎重,因为再婚不可能像原来婚姻那样投入感情,双方更多是为了搭伴过日子,总要把过多利益因素考虑进去。

尤其是双方都有子女的情况下,涉及到家产以及赡养的问题,会有很多麻烦。

当然,话说回来,刘大爷的女儿刘桂花这些年到底在做什么?她之前对父亲尽到的赡养责任,还没有李明清这个继女多。

所以说,对刘大爷的赡养,承担更多责任的人应该是刘桂花,不应该再提过多条件了。

刘大爷已经88岁了,刘桂花赡养父亲的时间也不会太多了,在这期间,尽量搞好和继母一家的关系至关重要,毕竟你家的水仍在人家的掌控之下,何必再找麻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