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身后七天,邓公亲自批示:换伟大为卓越,表彰郭老高风亮节

“远看一条狗,近看郭沫若”,这两位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巨擘之间你来我往,争执半个世纪之久,也是让当时的人们过足了瘾,让后世的人们吃饱了瓜。

鲁迅文字中向来看不上郭沫若,除了对郭沫若的私德有批判之外,还有“文人相轻”的缘故在其中。然而同样是日本留学弃医从文,同样是新文化的发起人和倡导人,两位的人生际遇却截然不同。

郭沫若的人生贯彻“取巧”两个字,相比起鲁迅的锋芒毕露,郭沫若就总是有些两相取舍的行为在里面。但是毫无疑问郭沫若是当时的文坛备受关注的一位新秀,即便现在也深受文学界的推崇。严格来说,郭沫若如今的名声除了他在感情生活上的混乱之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蒋党为首的反动派对他的构陷以及污蔑。

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在蒋介石手上破裂,原本同仇敌忾抗日的两党人士纷纷将炮对准了彼此。共产党这边因为军备相对落后不得不暂避锋芒,走群众路线打起了游击战。郭沫若在得知此事之后愤然大怒,激动地写了了《且看今日之蒋介石》一文登报,抨击蒋介石的背信弃义,小人之举。也因此成为了国党的眼中钉。

此时的郭沫若已然在周恩来等人的举荐之下加入了共产党,作为秘密党员仍然活动在国党的势力范围之内,用一手青钱万选的文力,为共产党做舆论工作。却也因为这样的行径让蒋党恨入肺腑,最后更是出动军士威胁郭沫若一定要投身国党,被郭沫若斡旋一番后才算是了事。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要郭沫若继续待在国内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特别南昌起义之后,秘密党员们的生活更加风声鹤唳,郭沫若也不好再将自己暗地里的舆情工作安全地做下去。在共产党的安排之下,郭沫若前往日本避难,却不想这一去就是十年。在当时,前往日本是让人很是愤懑的,即便是鲁迅先生,也是在1902年之际赴日留学,郭沫若在特殊时期出国,还一去就是十年,着实会让人很是心生顾虑。

郭沫若自己也知道自己处境的难处,再加上当时日本对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郭沫若虽然是被作为学子送往日本避难,但是日本方面对郭沫若为首的一批身份特殊的文人却不出意外地实行了监视管理。这种人身自由和命运都掌握在他人手上的感觉,让郭沫若很是不忿。十年卧薪尝胆,郭沫若本人始终坚持自己的革命事业,入党宣言字字珠玑不敢忘。

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国民党还出手添了一把柴,在国内报刊上刊载“欢迎郭沫若投党”的文章,一时之间也是将郭沫若置于火上。郭沫若是无奈的,与此同时也是无力的。他是文人,更是惯会搞舆情工作的,知道这样的软刀子会让他如何身处两难。这篇文章也使得共产党内部人士对他更加看不惯,随即而来的大量负面评价也接踵而至。

当时权衡利弊,我党内部决定让郭沫若回国之后接受国民党的招安,作为一名红色棋子扎入国民党的心腹,为共产党争取优势。

郭沫若服从安排后从日本归国后“变节”,一时之间对他的口诛笔伐如猛火浇油,无法遏制。即便有教员以及周总理二人始终坚定站在郭沫若的身后支持他,却也不能改变郭沫若声名狼藉的口碑和名声。

乃至于到新中国建立之后,内部对郭沫若的清算也一直蓄势待发。再加上郭沫若当时搞考古发掘工作的时候顾前不顾尾,很是搞了些破坏性发掘的事情,让他与内部罅隙愈深,在1966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清算活动”,如果不是教员和周总理出手,估计当年郭沫若就要不好了。然而十年艰难的动荡生涯还是让郭沫若岁数折损,1978年憾然离世。

郭沫若的一生对党的贡献是肉眼可见的,即便他生前名节受损,让众多革命斗士们颇有微词,这也使得邓公在他身后将对郭沫若悼词中的“伟大”改为“卓越”,表彰郭沫若为党尽心竭力,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虽有小节,但却也是我党的杰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