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蒲鸽翱

当前,全党正大兴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看什么?关键就要看调研有没有落在实处,是不是搞得真调研,而非是“走过场”“秀形式”。在调研中,不仅要强调调查,更要突出研究,调研的导向性要明确,就是要发现真问题,找准真症结,寻找真办法,解决真问题。

带着论点找论据,把调研变成结论的预设;调而不研,装一兜子材料回来,汇报一下就草草了事;高谈阔论,调研报告看似漂亮,里面却没啥干货⋯⋯这样的“调查研究”,既解决不了问题,还容易带偏决策方向。这些多是有调研的形式,而无调研的实质,看似也搞了调研,但调研的效果如何,不得而知,反而有可能“劳民伤财”,花费了很多的人力财力,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最后却捧回一大堆材料,这些材料或有用或无用,到底需不需要研究,那倒是其次的事了。这样的调研,往往只是为了调研而调研,或是说为了完成调研的任务而调研,那就与我们党要求的调研的初始目大相径庭了!

调研只是手段,解决问题才是目的。要解决问题,就要发现问题,要发现问题,就要认真的深入的开展调研。“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真是我们党解决问题,制定政策的最宝贵的优良传统,我们必须要继承好,坚持好,应用好!

调研调研,既要“调”,还要“研”,只有将调和研有机结合起来,以调为前提,以研为手段,以寻找可靠策略为目的,调研才有意义。千万不要搞成“虎头蛇尾”似的,调查时轰轰烈烈,铺天盖地,研究的过程就敷衍了事,草率肤浅,变成成果应用或推广时就不甚了了,无人问津了。那调研的意义何在?岂不将调研这一制胜的法宝又有意或无意演变成一种新的形式主义了!那就大谬矣!

“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

调查要细要实要即是,研究也要紧跟调查的步伐。问题的解决是有时效性的,更何况很多问题不能不能拖,否则有可能积小成大,积少成多,最后搞得积重难返,岂不贻误工作,坏了大事?成果的应用推广也要及时,要明确是适合在一个部门还是在一个行业或是一个地区,要将成果适时转化为生产力,产生价值,推动部门行业地区的经济稳步快速发展。这就是一个很普通的道理,就是如同写议论文一样的三段式:发现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调查研究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过程,更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不解决什么问题的调查研究,是事倍功半的。注重调查和研究相结合,注重调研过程,更在意调研结果的调研,才是事半功倍的。

“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调研的目的不是为了完成所谓的任务,而是为了民生,解决民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将好的方法好的成果加以推广应用,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模式或思路,为推动部门行业地区发展而续力。调查时要沉得下身子,深入一线基层,既要宏观把握,更要微观揣摩;研究时也要结合实际情况,既注重历史经验的累计,更要合乎现实的需求,还要有前瞻性的审度。只有这样,才可能找到最好的最有效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推广成果或经验。

大兴调查研究,绝不是为调研而调研,而是要真正解决问题。前段时间,中办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直奔问题去,实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着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这就需要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不断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

调研就要以问题为导向,搞好调查,积累第一手材料;还要真正研究,对标政策和事情,政策上要准,理论上要明,切实的解决问题,推广成果。

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