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的社会大环境中,从不缺乏被社会淹没的平凡个体,从年少的个性张扬到后来的默默无闻,大多数人都被磨平了自己的棱角。这种妥协是完全消极的吗?我想完全被平凡淹没,褪去自己最突出的特点,这无疑是 消极的。那是否有另外一种方式来应对社会袭来的洪流呢?我想是有的。保留自己最具个性的一面,面对来势汹汹的社会大环境处之泰然,这或许是我们一生中都想要追求的目标。对于建筑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今天小编就要给大家介绍这样一个个性飞扬的山中住宅,看它是如何在自然景观中自成一体成为平衡有机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项目位于印度,场地处在一个陡峭的自然山坡,周围树木茂密,沟壑交错。相比较于自然景观的从容与独特,建筑如何有效融入其中,又不失自己的特色,是建筑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建筑充分利用场地的高差,将自己隐身于较低的位置,整体体量几乎不超过树冠的高度,以一种谦卑的姿态融入于周围的树林之中。鉴于自然景观的壮丽,将公共空间置于上层,形成具有最佳景观视野的空间,而将私密的卧室区置于底部空间,与山体融为一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地区有着凶猛的季风性气候雨水,建筑由多块不同倾斜角度的坡屋顶构成,以方便雨水可以快速的流走。屋顶的构筑脱胎于传统的坡屋顶形式,而是由底部空间不同的边界,朝向山坡低处倾斜,形成彼此错落的空间形态。而底部支撑的伞状支柱,更是成为了底部空间最独特的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筑的美感主要源自屋顶结构的裸露,以及倾斜的屋顶形成的灰空间,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各种独特的公共空间,或是休闲景观平台,或是公共过道,亦或是连接不同高差的台阶。它们与场地形成一种紧密的联系,屋顶在扎实的大地上矗立,尽管仅有的几根伞状支柱显得有点不足以支撑它们,但是依旧能带来很强的安全感。吹着山风,看着远处的峰峦,遨游在朝向山谷的无边际泳池之中。这种居住体验,就已经是独一无二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筑一种人为的有机构成,形成大自然中的平衡空间,它既是独特的存在,又有机融入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这样的山中住宅,你喜欢吗?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告诉我你最真实的想法!

项目信息

建筑师: Malik Architecture

面积: 12883 ft²

项目年份: 2022

摄影师:Bharath Ramamrutham, Edmund Sumner

主创建筑师: Kamal Malik, Arjun Malik, Meghana Tipnis, Netramohan Changmai, Sundeep Sarangi

屋顶: Epopsi Strumat

City: Pune

Country: 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