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改革开放以来,房价真正意义上的下跌也许真的只有2021年后了,有人说2008年房价并不是出现下跌了吗?那只不过是短时间的回落在市场的刺激下迅速地迎来回暖,而且整个周期持续了5年时间。

过去有市场、有需求、有背景、有政策,等众多因素的推动下,市场的价格一直处于上涨的状态,也让众多老百姓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过去最好的投资就是房地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的房地产基本上三年涨一倍,回望中国房地产的20年,很少人说在房地产上亏本的更多都是赚得盆满钵满,甚至有部分人实现了财富自由。还有这样的评论,懵懵懂懂的买房,懵懵懂懂的发财,当年一不小心在北上广深核心城市购买房子的人,房子的价值少则七八百万,多则上千万。

正是这样大环境影响下,2016年房地产达到了投资的巅峰,2016年购房者的投资比例高达75%,往后几年房地产的成交数据连连攀升,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房产占比,家庭资产75.5%。这个数据从侧面反映出中国房地产市场真的并不太健康,正常来说这个比例不超过50%,另外买房并不是一次性买断,90%的人都是选择银行按揭,面临着二三十年的房贷,每个月收入一半都是上缴给房贷的,肯定要预留自身可周转的空间。因为生活中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衣、食、行。

无论从哪个维度去看,中国房地产价格都并不便宜,全国百城平均房价收入比12.5,高于国际标准线的3~6倍,高于发展中国家的6~9倍,另外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基本上都维持20~35之间,也就是说一个家庭不吃不喝也需要二三十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价租售比角度去看,也是夸张,一线城市房价租比普遍在1:850,二线城市1:650,一年才12个月,10年120个月,50年才600个月,上面的房价租售比还不包括利息在内折算下来随便都突破1:1000。

在如此大的压力下,老百姓为什么还争先恐后地去买房?一方面就是冲着房地产的升值空间盈利去的,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第一个因素的影响,导致中国人所谓的传统思想观念被迸发出来,有房才有家,迫使当代年轻人,即便要花空6个钱包,都要购买房子。

曾经就有教授做过全家每月收入数据,显示中国目前14亿人口,分为5个阶段,第一阶段平均每月每人收入7153元,第2阶段平均收入3745元,第3阶段平均2421元,第4阶段平均1537元,第5阶段平均697元,根据上面的数据来看,绝大部分人都处于并不富裕,想要买一套房也确实并不容易,花光所有的积蓄,终于上车了,选择房地产的大浪潮,价格还会继续上涨,从中获取利润,或者是能让自己走向另一个阶层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市场迎来了180度的大转变,中国房地产价格不再持续性的上涨了,迎来真正意义上的下跌,2021年下半年市场开始遇冷 众人们纷纷猜测市场,只不过是短时间的下降,结果到了2022年下半年,市场并没有任何的起色,反而还在持续的降温。

2023年开年,全国房地产迎来“小阳春”,本以为市场会很疯狂,结果4月中旬都没过完,市场又痿下来了,即便是五一黄金周,市场看房都并不活跃,更不要说成交了。

有几方面的因素就可以看出:

市场政策进一步放开,2023年开年市场以来,全国有多个城市的政策放开了,比如首付降至20%、多个城市首套房利率下调至4%以内、解除限购、限售、限贷等一系列利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因素。

最简单的说在武汉二环不限购,杭州所有限购政策放松,外地户籍只要满24个月社保,并且在没有房的情况下就可以在限购区域内买房。

当然当地政府为了鼓励买房,还出台了补贴政策、人才引进购房、降低落户门槛等一系列的骚操作来吸引大家买房,如果市场火爆的情况下,上面的政策完全不用放宽,正是市场不火爆才要大力度的推房地产市场回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业主们也没有过去那般傲气,2022年下半年开始,业主们再也没有过去那般傲气了,过去是卖方的市场,只要有人看上的房子说到谈价格立马就哄抬价格,价格上涨5%、10%、甚至是20%,如今有人看上了房子,价格一切都好谈,有部分业主还自动降价20%,甚至是30%把房子销售出去。

根据相关的调研数据显示,全国40个中大型城市二手房挂牌量已经突破350万套,其中有多个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突破10万套,业主们的挂盘数量还在持续的攀升,特别是春节过后,业主们想到的并不是拉高价格去卖,而是赶紧的把手中房产抛售出去。

特别是在2023年解除限售政策后,挂盘量迅速提升,比如东莞在解除限售后,短短两个月时间,挂盘量快速上升近1万套。

更恐怖的是解除限售后,业主们宁愿亏本20%都要把房子卖掉,类似这样的情况在全国各大城市都在陆续上演。

二手房是房地产的晴雨表,如今二手房的表现差强人意,新房的成交数据也并不容乐观,开发商为了能把房子卖出去,所有东西都是真诚善意,降价销售、打折扣、赠送停车位、赠送精装修、赠送家私电器、赠送物业管理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的宏观经济是往好的方面走的,第1季度GDP增速达到了4.5%, GDP数据与当前老百姓面临的情况好像并不太一样,好多老百姓都觉得今年的工作特别难找了,今年的收入持续性的下降,包括企业老板也明显的感觉到订单量出现缩水。

2023年全年的GDP增速目标为5%,意味着后三个季度将要大力度的推动经济复苏,如今国内的第1支柱产业也是房地产,对房地产的支持仍处于第一要素,第二要素是汽车领域,目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迎来新一轮的爆发,伴随着原材料价格下降以及相对应的政策补贴,汽车领域如果迎来大爆发,可以带动新的产业链上涨。

不管怎么样的政策推动,市场好像都不为所动,近期出台的不动产统一登记,要不少人看到中国房地产应该还会来进一步的改革吧,早些年说好的房产税也伴随着“出台”可能吧!对于手上有几套甚至是几十套房产的人来说,房产税出来肯定就会把部分房产逼出市场,导致购房者的选择性进一步的增加,在这样大背景下,购房者的主导权将会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