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民间有一句建房俗语:“屋角漫街过,家主招讼祸”,这句俗语通常被看成是民间的风水顺口溜,实际上是过去民间建房的一种行为规范。
这句俗语的含义是,如果在建房的时候,将房将屋檐之角伸出街道,那么房主可能会面临官司缠身的诉讼灾祸。
这句话中的“街”,不一定指城市的街道,很多乡村把穿过村庄的大路也称为街。在乡村,“街”又指村庄内的公共道路,也可以理解成公共空间。因此,这句话在乡村又被说成是“屋角漫路过,家主招讼祸”。
俗语中的“屋角”是一种借代,实际上可指屋檐角,也可以指整个一方的屋檐。
从这一俗语的背景来看,过去民间建房,对村庄、街道建筑规划很重视,对建房行为进行了约束和规范,建房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比如,过去民间凡是房屋挨着房屋的街道和村庄,关于界限的划分,邻里之间的屋场,大多以滴水为界,或者以水沟中线为界。双方有约定,并明确划分四至,埋有界石或其他标志的除外。这就是民间常说的“上有天,下有地”。
对于公共空间,比如路、晒谷坪等,通常以屋檐水沟中线为界。俗语中的“街”指的就是公共空间。
邻里之间,如果你在建房时,把屋檐角或者屋檐,延伸到别人家的地盘,别人肯定不干。同样的道理,如果别人家建房屋,屋檐角或者屋檐延伸到你家的地方盘,你肯定也不肯干。
在一些寸土寸金的街道或村庄,有一些爱占小便宜的人,极力想扩大私人空间,占不到左邻右舍的便宜,在临公共空间的地方,就把屋基落到界限之处,一点余地也不留,屋檐角或者屋檐延伸街道上或道路上,这种做法就叫“漫街”。
这种“漫街”占小便宜的行为,侵犯了公共空间,容易引起“讼祸”。
那什么是“讼祸”呢?这里得解一下。
“讼祸”,讼,是以言语争辩是非,也就是民间习惯所说的打官司。祸,就是灾祸,在本文解释的俗语中有不吉祥的意思。
旧时代,由于官府黑暗,不能公正判案,有“衙门八字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之说。还有一些昏官,一升堂,不管是原告还是被告,也不管是有理的还是无理的,上堂就先来一顿杀威棒。是非还来不及争辩,就被打得半死。
旧时,民间常说“打赢了官司输了钱”,不管是被告和原告,不管官司是输还是赢,在经济上都要蒙受损失。因此,时时民众把打官司称为“讼累”。
旧时民间有达顺口溜说:“讼累皆由自己招,十场烦恼九场焦,不如退步求安静,只把明香向佛烧。”如果一个人处于争讼时,会感到内忧外患、提心吊胆,以至于整个人或者家庭都为这事忙得焦头烂额、身心憔悴。
传统农耕社会时代,民间认为要尽量避免争讼,不打官司。争讼之事,无论谁输谁赢,归根结底还是两败俱伤,都不是什么好事,认为是一种灾祸,又称为“讼祸”。
如何避免争讼,古人认为:“何如退步、正直是从、庶免其祸、可保厥躬。”
那么“屋角漫街过”到底会引来什么样的“讼祸”呢?
一是安全问题。过去的街道和大路都有车马通行,而过去的房屋与现在的楼房比,大多低矮,有的是平屋,楼房大多为二层楼,三层楼很少。
如果将屋檐角和屋檐延伸街道上、道路上,车马速度比较快,会伤害到骑马的人和刮坏过往的马车,严重的会造成人仰马翻。
因为这样的人家占用了公共空间,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属于违章建筑,造成的损失肯定要这户违章建筑人家来赔偿,就会有讼争。如果后果很严重,比如损害到了达官贵族,或者造成人员伤亡,还会有牢狱之祸。
另外,过去传统建筑大我是盖瓦,瓦上有瓦铛和压瓦的砖,屋檐角和屋檐伸到了街道上和道路上,掉下来的瓦片、瓦铛和砖砸了人,也会引起讼争。
二是民间的传统建筑规范问题。我们从现在还保存完成的古街道和古村的建筑来看,那时的建筑除了遵守风水的习俗外,还非常重视建筑规划。既要考虑到周围的环境、社会习惯等因素,又要确保房屋的安全和合理性。
如果有一户人家违反了街道和村庄的规划,就会被众人强行拆除,如此就会引起这户人家与众人的讼争。
也正因为如此,古人就将民间建房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共识,编成朗朗上口俗语来告诫后人,让人遵守。
事实上,这句俗语依然传承下来,成为了一段有趣的文化遗产,对现在来说,仍然具有教育意义。
现在建房,不管是城市街道,还是村庄,都有严格的规划,这种规划是各类建设活到的法定依据,不按规划进行建设,就是违规违法行为,会带来“讼祸”,给家庭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