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景区提示门票售罄,热门餐厅一“桌”难求,城市里烟火气拉满……熟悉的“火热假期”又回来了。

据商务部消息,今年“五一”假期,居民出行意愿强烈,消费热情高涨,消费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8.9%。“透过假期消费的火爆,看到的是内需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澎湃动能。”业内人士表示,未来,随着需求的持续释放,消费市场复苏将再添“火力”。

打卡景点、品尝美食

为“五一”假期添人气

假期走进位于重庆两江新区金山街道的民心佳园夜市,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令人垂涎的美食香气,吸引了众多游客。假期首日,美食摊主陈明英制作的铁板鱿鱼提前售罄。“最终卖了5000多元,如果备足货的话,估计能卖1万多元。”陈明英开心地说,鲜肉饼也卖了3800多元,“一共卖了700多个。”

在河北石家庄湾里庙步行街,一到中午,每家餐馆和小吃的摊位前都是一派人声鼎沸的景象。湾里庙步行街地处石家庄核心商圈,“五一”期间每天的客流量达30万人次左右。湾里庙步行街运营工作人员王利波介绍,客流主要是以年轻群体和家庭群体为主,其中大概有10%—15%是游客,销售额平均每天都在40万元左右,比以往非假日的时候上浮了30%。

颐和园文创雪糕“重装”上线、天坛公园“苦尽甘来”特色饮品新鲜亮相、北京动物园的北极熊雪糕备受青睐……5月1日,北京市属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国家植物园接待游客73.51万人次。

5月1日,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上的游客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沿路老字号餐厅、食品商店生意红火。“外地游客大幅增长,散客就餐需求旺盛,本地市民的小型宴会订单量也明显增加。从今年‘五一’假期前4天的营业额来看,超过了2019年同期水平。”位于步行街沿线的老字号新雅粤菜馆的负责人说。

火热的场面自然生成了飘红的数字。

支付宝发布的“五一”假期前3天的消费洞察显示,假期拉动餐饮、出行、文旅行业消费热度全面走高,假日支付笔数同比去年增长230%,消费金额同比去年增长200%,同比2019年则增长了70%;餐饮行业消费金额同比去年增长超50%,访问增幅最大的几个餐饮品牌包括云南的新茶饮品牌霸王别姬、上海网红拉面马记永、南京连锁中式点心青露馒头、延吉延边美食米村拌饭、福州中式汉堡塔斯汀。

政府搭台、商家唱戏

为消费市场添活力

“客流量较之前明显增加了一倍,为了让顾客有更好的用餐体验,我们也推出了‘五一’特惠活动,让餐饮业能更加活跃。”有餐饮业从业者如是说。“五一”期间,各地促消费活动精彩纷呈。面对消费者的热情,政府搭台、商家唱戏,双方共同推动消费市场有序恢复。

“五一”期间,江苏全省累计开展1700多场促消费活动,发放1.7亿元惠民消费券和55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在江苏南通市中心的南大街商圈,融合了咖啡美酒、烘焙花艺、老字号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超级市集,一开市就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消费体验。

为拉动“五一”假期文旅消费,重庆市文旅委在节前启动了第八届重庆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春夏)活动,通过多种补贴优惠模式,发放文旅消费券。截至假期首日18时,重庆共发放文旅消费券等消费补贴2548.6万元,消费季活动预计将直接拉动文旅及相关衍生消费超6.3亿元。“各具特色的集市、夜市、街区等消费场景在这个假期备受年轻人青睐,各类消费季活动点燃5月消费热潮。”重庆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局局长郑航说。

“五一”期间,“青岛新消费·大商场春日市集”正式启动。各大商业综合体、特色街区有序开展“外摆经营”,营造“人间烟火气”,陆续推出周末啤酒节、夜间消费网红打卡市集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培育消费新玩法,挖掘国潮风等新热点,创造消费新场景,吸引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消费,活动期间参与店铺客流量、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5%、70%以上。“今年‘五一’小长假,我们组织10个区市,推出了60多场活动,创造消费新场景,激发市民和游客的消费热情。‘五一’假期,全市重点监测的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5.8%。”山东省青岛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志俊介绍道。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今年二季度,商务部将组织开展绿色消费季、国际消费季等主题活动,举办双品网购节等专题活动,推出“美丽乡村休闲生活”“品牌消费品质消费”等13个消费场景。各地也将因地制宜举办系列活动,推动消费市场稳步恢复。这些活动将持续至“五一”假期之后,相信将为消费市场增添更多活力。

消费回暖、活力迸发

为经济复苏添信心

假日消费是观察经济的一个窗口,今年“五一”假期的消费成绩单体现了我国内需增长的活力和潜力。

据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估算,吃一顿山东淄博烧烤人均消费50元,带动当地交通、住宿等消费750元;一张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门票仅需50元,带动当地交通、住宿等消费1450元;一碗广西柳州螺蛳粉人均20元,带动当地交通、住宿等消费975元……这些都体现出假日消费带动力的强劲。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表示,从短期来看,假日经济带动了整个消费市场信心的增长,不仅将之前受压抑的消费释放出来,而且还进一步激发了旅游、文化、娱乐等市场的消费潜力。从长远来看,整个假日经济的发展也将有利于生产端企业的复工复产,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循环。

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认为,“五一”假期是继春节假期之后的又一个消费旺季,其在旅游出行、逛街购物、餐饮聚会等方面的表现对全年都具有很强的指标性意义。“今年‘五一’假期各地消费的火热景象,与一季度消费市场加快恢复的情况相呼应,体现了疫情防控较快平稳转段后,我国消费内生动力正在加快释放。这对正处于复苏之中的中国经济来说显然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万喆表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持续拉动消费增长、提升供需匹配度十分重要。从今年“五一”假期各地采取的措施看,政府部门如今更加重视促消费,将消费环境改善与营商环境优化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有助于夯实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提振人们的信心。

消费内生动力加快释放,也为下一步做好经济工作注入了更多信心和希望。“在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多、国内发展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因此,当前要稳定和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要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不断把中国大市场蕴含的巨大消费潜力释放出来。”业内人士如是说。

(顾雨霏 综合整理)

详见《中国食品报》(2023年5月5日1版)

排版、美编:王莎

审核:欧阳美华

1.

2.

微信公众号|中国食品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