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BI)是指利用软件和技术从企业数据中提取、分析和展现有价值的信息,以支持企业决策和业务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以来,BI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国,BI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初步探索阶段(1990年代-2005年)

这个阶段,国内很少有企业具备完整的数据收集、存储和分析系统,而多数公司还停留在手工填写报表、简单分析数据的水平。一些大型企业率先引进了国外的BI软件和技术,开始尝试将数据化运营思想应用于企业管理,但成效并不理想。

基础建设阶段(2005年-2010年)

这个阶段,国内企业开始逐渐意识到数据化运营的重要性,并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许多公司开始研发自己的BI系统,并引进国外的成功案例。此时,国内的BI市场开始崛起。

高速发展阶段(2010年-2015年)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数据量呈爆发式增长,企业对于BI的需求也迅速增长。同时,国内IT技术水平和人才储备逐渐提升,许多国内外知名的BI厂商相继进入中国市场,使得BI行业快速发展。

监管合规阶段(2015年-至今)

由于信息安全、数据保护等问题愈发引起关注,监管部门对数据隐私保护和合规性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同时,在大数据时代下,数据质量和数据治理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BI系统需要从简单的数据分析向数据治理和智能化方向转变,以更好地支持企业决策。因此,当前中国的BI市场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作为BI领航标之一的云蛛系统,则是诞生于这一期间。凭借独家技术分体式BI以及试衣模式,云蛛系统华丽的完成了弯道超车,很多传统BI工具无法实现,只能依靠人工开发的功能,现如今都可以由云蛛系统轻松胜任。不仅如此,云蛛系统还秉承开源精神,用户可以在一定成本下获取到云蛛系统的源代码,轻松构建属于自己的BI工具,彻底做到自主可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说,中国的BI行业是在跟随国际潮流的基础上自主创新,依靠国内企业的需求和市场空间而逐步壮大的。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的BI市场也将会不断推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