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股份行中唯一一家民企标签显著的银行,民生银行的ROE和PB水平曾一度领先其他股份行。然而时过境迁,这家曾为业绩太好利润过高而苦恼的股份行,已经到了为业绩问题烦恼的地位。

从2022年报数据来看,民生银行实现营收1424.76亿元,同比下降15.6%;实现归母净利润352.69亿元,同比增长2.58%,该行营收已连续两年出现下降。2022年,该行的利息净收入和非利息净收入均同比下滑。

资产质量方面,2022年,民生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减少29.51亿元,不良贷款率也较上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

但拨备覆盖率下滑至142.49%,这已是这一指标连续第三年低于150%,该行的拨备覆盖水平一度在上市股份行中处于尾部位置。

我们结合58家上市银行数据来看,民生银行多项业绩指标确实呈现垫底趋势。

其中,资产总规模同比增速居倒数第五位,仅仅高于郑州银行、青岛银行、江西银行和青岛农商行;营收同比下降15.6%,在A股银行中表现最差;净利润同比增长2.65%,位列A股银行倒数第四。

此外,无论是-14.56%的利差收入同比,还是-23.95%的拨备前利润同比,降速在A股银行中都属于非常大的。

这种情况到了今年,似乎依然没有太大的变化。据一季报显示,该行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0.3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7%。在已公布一季报的29家银行中,该行业绩处于倒数水平——营收增速位列倒数第十,归母净利润增速排名倒数第六。

但好消息是,这样的业绩表现已经是该行两年多以来较好的成绩。因此,当一季报出炉后,立即在二级市场溅起不小的水花。

5月4日,A股市场上出现了久违的银行板块集体沸腾之景,板块内42只个股中有41只个股“飘红”。其中,民生银行午后封涨停板,截至收盘报3.99元/股,为近8年来首次,收盘市值达1747亿元。

数据显示,自上市以来,民生银行共出现过14次涨停,上一次涨停是在2015年7月7日。而近8年来,民生银行股价持续下跌,以5月4日收盘价计算,从2014年12月29日最高点7.72元/股至3.99元/股,9年间股价累计下跌44.43%。

业绩不及预期,管理薪酬居行业高位

盈利能力下降的另一面,是居行业高位的管理层薪酬水平。据Wind数据统计,2022年,民生银行管理层薪酬合计3897.34万元,位列同行业第一。

其中,董事长高迎欣薪酬为389.08万元,在A股银行中薪酬最高;行长郑万春薪酬346.5万元,仅少于招行行长王良的362.46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民生银行董事长、行长薪酬,在高管团队中无人能及,这种情况是非常少见的。要知道银行薪酬往往是以业绩为导向,因此副行长、财务总监、监事长薪酬最高情况比较常见,很多上市银行董事长、行长薪酬都要低于副行长、财务总监、监事长。

民生银行管理层薪酬高在行业内是人尽皆知的,据风财眼报道,在2010-2022年期间,该行管理层薪酬十次位列A股银行第一名。

但由于近几年业绩下滑、股价下跌很多股民对于这种情况有不少怨言。上证E互动中有用户为董秘留言道:

公司经营不善,给股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管理层和员工仍然拿着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很多的薪酬,管理层和员工的薪酬并没有因为经营不善而有丝毫的下降,这非常不公平。

管理层和员工的薪酬,占营业利润的比重越来越高,已经成为民生银行不可承受之重,请管理层知耻而图后勇,不能食股东而自肥。

股东都被你们拖死了,你们脸不红、心不跳,说不过去吧。免疫(建议)管理层和员工按比例整体降薪,什么时候公司效益上来了,什么时候才可以再涨回来。

对此董秘回应称:本行目前正在坚定推进分序列、分层级的专业序列改革和以岗位定价为基础的薪酬体系改革,通过建立专业人才评聘、考核激励制度,激发全行专业人才的干事创业热情,建设匹配战略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队伍。同时,基于市场导向和岗位评估,按照“因需设岗、以岗定价、岗变薪变、按绩取酬”的原则,建立精细化、专业化薪酬体系,充分引导员工比责任、比能力、比贡献。

目前,本行改革转型进入关键期,为支撑全行战略转型目标的实现,本行加大对金融科技及关键领域高层级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在薪酬总额保持基本平稳的情况下进行“有保有压”的薪酬结构性调整,保持薪酬的基本竞争力:

一是人均实际激励水平近年在可比同业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排名持续下移;二是挂钩业绩因素,行领导、中高管及高职级员工薪酬水平都不同程度下调;三是出台政策保障基层员工,特别是低职级员工的薪酬水平,同时对标市场定向加大战略客户服务团队、专职授信审批人团队、科技团队资源投入力度,实现战略转型重点业务领域薪酬水平大幅提升。

民生银行董秘提到:“挂钩业绩因素,行领导、中高管及高职级员工薪酬水平都不同程度下调”。从实际情况来看,确实如此。2022年其管理层薪酬总额较2021年下降34.46%。但董事长高迎欣薪酬较2021年下降3.34%,行长郑万春薪酬同比下降3.47%,远小于管理层薪酬的整体下降幅度。

也有不少用户纷纷献计献策。上证E互动中有用户表示:“民生银行高管员工的工资,可以一半发现金,一半发民生银行的股票,把他们利益和公司绑在一起,才有可能把公司搞好,公司回购股票,把回购的股票当工资发给员工”、“民生银行近年来业绩下滑,而公司高管收入未受影响,这极不合理,建议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挂钩,贯彻现代企业管理基本原则”……

一面强调合规经营,一面却罚单不断

在今年业绩会上,民生银行董事长高迎欣表示:“民生银行风险内控和合规管理已发生根本转变,‘合规经营就是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有媒体统计,在该行财报及业绩说明会中,“合规经营就是核心竞争力”高频出现11次。

据悉,2020年7月,高迎欣出任民生银行董事长后便强调,引导全行牢固树立“合规经营就是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切实将这一理念贯穿于全行经营发展各环节、全过程。由此可见,高迎欣是非常主动合规经营的。

但比较惹人深思的是,据媒体统计,2023年的前四个月,民生银行及其分支行已领14张罚单,被罚没金额高达9768万元,比其他11家股份制银行被罚金额总和的两倍还高。

凤凰网财经《银行财眼》据银保监会公告、Wind数据统计,自高迎欣出任董事长以来,该行近33个月共领罚106次,被罚没金额高达3.86亿元,相当于平均每天被罚39万元。

其中,不乏一些巨额罚单。今年2月,民生银行因贷款管理存在重大漏洞等问题被罚没8972万元2022年,民生银行亦成为监管重点关注对象,上半年,民生银行成为上市股份行中唯一一家收到千万级罚单的银行。

此外,据黑猫投诉,截至2023年4月8日,民生银行旗下的民生信用卡、民生手机银行、民生易贷在平台上的投诉总量已超过5000条,投诉内容涉及私自扣款、诱导分期、泄露个人隐私、高额利息、合同欺骗、暴力催收等。

针对该问题,有用户在上证E互动中留言表示:“请问高董2020年年中空降民生以来,就把合规经营放在首位,为何时至今日还是罚单不断,时至今日罚单数量和金额还是一直居行业首位,民生到底怎么了,高董到底怎么了?”

董秘回应称,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持续深化“强监管、严监管、深监管”,不断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在此背景下,本行因早期不规范经营也受到监管部门多次处罚。总体看,近三年本行处罚金额逐年下降,2022年处罚金额相较2020年下降了63%, 2022年本行监管处罚金额较上年在银行同业排名显著下降(银行机构排名由第四位降至第十位、股份制行排名由第二位降至第五位)。

历史违规事项处罚占比高,2020年至2022年本行受到的监管处罚事项中,将近80%的处罚事项涉及的违规业务发生于2019年及以前。近几年,本行高度重视合规管理,从问题整改、员工管理、案防管理等方面大力提升合规能力。

一是从源头上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整改,通过健全整改制度及流程、建立合规问题管理平台系统、强化整改督办及考核等举措,持续推动体制、机制和系统的优化;二是强化从业人员行为管理,建立从业人员网格化管理体系,对员工行为开展常态化监测,并开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三是深化案防管理,建成事前事中事后全覆盖的立体式案防体系,严控案件风险。全行牢固树立“合规经营就是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员工合规经营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不断提高,公司经营发展稳健有序。

值得注意的是,该回复时间为2023年03月28日14:38,但在4月份,该行深圳分行因贷款资金被挪用被罚50万元。前几天,民生银行济南馨苑小区社区支行还因金融许可证遗失被罚1万元。

除了薪酬和罚单问题外,民生银行股东大比例质押股权也颇高。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民生银行第四大股东同方国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质押4.11%、第七大股东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质押3.15%、第十大股东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方集团”)质押2.92%,第六大股东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泛海集团”)质押4.23%、冻结0.89%、标记3.22%,四家股东质押比例均接近100%,已全部失去对该行股东大会的表决权。

据Wind数据显示,民生银行股权被质押比例高达20.28%,位列股份行第一名,在A股银行中排名第三。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在2022年5月对民生银行的一份评级报告中表示,该行部分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较高,且存在被司法冻结和司法标记等情况,面临股权结构稳定性及关联交易风险。

有用户在上证E互动中问道:“根据你们的五年规划战略目标,2021-2022年为基础夯实期,通过打基础、固本源,实现增长方式转型,2023-2025年为持续增长期。请问截止目前,你们‘2021-2022年基础夯实期’的目标实现了吗?2023-2025年持续增长期的目标有变动吗,预期能实现吗?”

但这条3月10日的问题,民生银行董秘至今尚未回复,相信这也是市场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也祝愿民生银行能够早日度过阵痛期,迎来真正的增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