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周纪五:周赧王 四十五年(辛卯,公元前270年)

【原文】

(篇幅内容太长,略)

【译文】

秦国任谒者之职的王稽出使魏国,范睢深夜前去求见。王稽把他暗中装上使车,一起带回国,推荐给秦王。秦王决定在离宫召见范睢。范睢假装不识道路走入宫中巷道。秦王乘轿舆前来,宦官怒声驱赶范睢说:“大王来了!”范睢笔意胡说道:“秦国哪里有大王,秦国只有王太后和穰侯而已!”秦王略微听见了几句,便屏退左右随从,下跪请求说:“先生有什么指教我的?”范睢只说:“是的是的。”如此三次。秦王又说:“先生到底不愿对我赐教吗?”范睢才说:“我哪里敢呢!我是一个流亡在外的人,和大王没有什么交往,而想向您陈述的又都是纠正您失误的大事,关系到您骨肉亲人,我即使愿意一效愚忠却还不知大王的真心,所以大王三次下问我都不敢回答。我知道今天在您面前说出,明天就有处死的危险,但我还是不敢回避。死,是人人都无法免除的,如果我的死能对秦国有所裨益,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了。我只怕我被处死之后,天下的贤士都闭口不言,裹足不前,不再投奔秦国了。”秦王又下跪说:“先生您这是什么话啊!今天我能见到先生,是上天认为我混浊,为了保存秦国的祖业宗庙而把您赐给我的。无论事情大小,上及王太后,下至大臣,希望您都一一对我指教,不要再怀疑我的真心了!”范睢于是下拜,秦王也急忙回拜。

【解析】

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关于范雎的内容有5918字,其中有2346字是关于范雎如何进入秦王视野最终获得重用。《资治通鉴》中关于这个记录的比较少,只有其中一段,因此今天的内容大量参考《史记》。

范雎想出人头地。但是前提是必须要能够进入到统治层视野,然后再获得一官半职来展示才华。否则,纵然他才华再出众,统治层看不到他也没用。范雎的这2346个字,提取出来就是范雎是如何进入统治层(秦王)的视野。

范雎用了这4个方法!

1.亲信举荐

商鞅三见秦孝公,是靠景监牵线搭桥。而范雎靠的是王稽。王稽何许人?《资治通鉴》中记载他是秦王谒者。谒者这个官职不大,主要职能是帮君王传话,算是秦王身边的近臣。范雎靠着王稽出使魏国的机会逃到秦国。王稽认为范雎是人才,推荐给秦王。

“已报使,因言曰:“魏有张禄(范雎化名)先生,天下辩士也。”

《史记》中这样记载“秦王弗信(不信),使舍食草具(伙食住宿很差)。待命岁馀(等了一年多)。”这说明范雎在秦国的处境并不好,秦王拿他不当回事。后来,范雎主动写奏疏给秦王,秦王才发现范雎是人才,答应相见。而秦王更做了一个动作。

“於是秦昭王大说,乃谢王稽,使以传车召范睢。”

可见王稽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否则以范雎当时的处境,怎么可能把奏疏上达天听?

【启发】

每个领导身边必然有心腹,他们不光是得力干将,更负责领导的情报收集。和这些人搞好关系,或多或少他们能够在领导面前提到你。虽然说提起你,并不能帮你升职加薪。但是却能够让领导对你有一点点印象,知道有你这号人。可能领导用人有的时候就是靠这个印象。知道你有点印象和完全不知道你,效果完全不一样的。

2.才干展示

范雎初入秦并没有受到重视。虽然有王稽帮忙,但是这个人情会用完。范雎也知道自己不能光靠王稽的推荐,自己也要努力一把。你去给别人推销产品,你带着嘴巴去,却不带产品,好坏靠你说,形象靠客户脑补。但是如果,你不光带着嘴巴去,还带着产品,这时候你话不多,先对客户说,“不要说话,闭上眼,感受一下!然后再吹嘘产品好。你觉得客户愿意接受哪种推销?

范雎初入秦并没有受到重视。遇到的就是第一种情况,王稽虽然拼命帮他说话,但是范雎并没有展示才能。光靠王稽说,嘴皮子说破都没用。于是范雎写奏折,让王稽带过去。这封奏折就是范雎的才艺展示。

【启发】

是等重用已经进入视野再展示,还是先展示再进入视野获得重用?这个东西其实和买东西一样。你不展示你的优点,别人凭什么掏钱?你不展示出你比别人能干,领导怎么发现你?你不展示出你有能力、能做事、想做事,领导凭什么给你机会?

是金子总会发光,但是金子必须不停地在砂砾上面扭动,这样阳光照在上面才会反射出光芒被人看到。静静的躺着只会被埋没,最后要怪就怪自己,给你机会了是你不中用啊!

3.反向爆炸法

按理来说,当秦王愿意见范雎时,基本上已经没问题。范雎只需要准备觐见就行了。但是范雎却不安分,搞了一出永巷巧遇,甚至当着秦王的面说“秦安得王,秦独有太后、穰侯耳!”这和挑衅差不多。范雎为什么要这样干?

当时秦国已经是天下最强的国家,很多关东六国才子入秦兜售自己的主张、卖弄自己的才智。秦王在位已经三十六年,什么样的才子没有见过?他范雎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如果还用以前那样的套路来见秦王,范雎的待遇、起点不会比那些人更好。因此换个方式,见秦王,直接震住他,这样才能让自己掌握主动权。

君不见,算命看相,张口就说,你有血光之灾,这就是震人。

君不见,说客游说,张口就说,我今天是来给你吊丧的,这也是震人。

【启发】

《史记·商君列传》中有一句话,“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本来是赵良劝商鞅的。但是这话还有更深的含义。你和别人一样,那么你就泯然众人。你和别人不一样,你就会被发现。唯唯诺诺显示不出有本事,反而诤谏直言,才显得与众不同!当然,这招是险招,不到万不得已不用、不了解领导不用、不对自己说之事有万分把握不用。否则,用这招就是和领导抬杠作死。

4.做私活切入

范雎那句“秦安得王,秦独有太后、穰侯耳!”既是展示自己不一样,更是对秦王的试探。试探什么?探秦王对权力是否渴望?试探秦王是否有足够权力敏感度?试探秦王对现状是否满意?试探的结果很好,秦王想掌权、想在秦国说了算。范雎的切入点不是秦国的利益,而秦王个人的利益。这个其实也符合秦王的需求。人才秦国不缺,但是能够帮秦王固权收权的人才几乎是凤毛麟角。

虽然之后范雎和秦王之间的对话是关于秦国国策的,但其实秦王和范雎心里面彼此都清楚,范雎主要的作用是帮秦王掌权。

【启发】

领导也是人,不管他处于什么层级,他都有个人利益,而对于他处于的职位,又有职位利益,职位利益其实就是组织利益。很多时候个人利益和职位利益(组织利益)并不重合,个人利益绝大多数情况下高于组织利益(这点可做不可说)。所以,想要让进入领导视野,给领导做私活,满足他的个人利益,未尝不是一种途径。自古佞臣都是通过给皇帝做私活上位的。

不管你想通过什么方式升职加薪,你首先要进入领导视野,和领导产生联系,这样领导才能知道你。知道才能了解你,有了解才能熟悉,熟悉之后才知道你对他是否有用,信任才会产生,有信任才会放心。只有当有信任、能放心时,领导才敢用你。一个不了解、不熟悉、没有信任基础,更谈不上放心的人,纵然这再有才,也不敢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