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的两起因降价销售而引发的事件颇为吸引大众的关注。一则是马斯克宣布在中国市场降低特斯拉的售价,由此招致《北京商报》的声讨;另一则是江苏昆山两家房地产公司降价25%销售库存商品房,因此被相关单位关闭网络签约通道,并因违规降价销售而遭受了处罚。

这两件事引发了全网的热议。大部分人都认为我们国家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制度,商品的销售应当遵循自由定价的原则。这当然是非常正确的观点,毕竟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会自动地调整市场资源的配置,以达到最优的组合。放眼全世界,市场的相互开放与顺畅的国际贸易,的确让全球各国人民形成了国际劳动的分工,也同时实现了各国效益的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为什么特斯拉和昆山的地产商会招致官方的批评和处罚呢?

从表面上来看,特斯拉的降价很明显地阻碍了国内包括新能源车企在内的众多汽车生产企业的发展。同样,昆山的房企降价,也是对国内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一次破坏,一方面容易引发降价热潮,动摇相关行业基础,甚至危及金融市场的稳定,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已经购房的消费者的权益受损。从这样的逻辑来看,特斯拉和昆山房企被批评和处罚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实不只国内如此,国外许多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在内,对本国的某些产业也是有特殊的保护政策的。比如韩国和日本,对本国产的牛肉及部分农产品就有着非常好的保护措施,这使得本国的养殖户及种植户能不因外来产品的低价竞争而生存不下去。

但是问题在于,这些受保护的产品,它们本身的品质应该说都是相当出色的。日本的和牛,不用说在日本,即便在全球范围内,也都是难得的高端美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观我们自身,某些行业的某些企业却颇有些烂泥扶不上墙的感觉。这些企业过分依赖政府的干预与保护,不注重提升自家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动辄就向社会诉诸“爱国情感”,时不时就用道德来绑架消费者,由此来达到他们即使摆烂也能生存下去,甚至是滋润地生存下去的目的。

由此来看,政策上对部分易受冲击或需要假以时日才能改善的行业给予相应的照顾是可以被理解的。但这样的保护与照顾应该有一个期限及范围,不能无限期也不能无止境地保护与照顾下去。保护与关照的目的,是让这些行业能有时间与机会进行升级、换代,能够形成自身特有的价值—正如日本的和牛、清酒与韩国的猪肉。让他们能够即使面对国际的冲击或者其他挑战时,也能因自身的特色而屹立不倒。

与其牺牲消费者的利益,不断地填补这些看不见底的行业大坑,还不如当机立断,勇敢地面对现实的困难。毕竟,有些趋势是人所无法阻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