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99式坦克从理论上说优于美国的M1A2主战坦克。如果两者在战场上相遇,可能M1A2主战坦克要吃大亏。”

1999年,当中国第三代主战坦克99式在国庆五十周年阅兵中亮相后,美国“战略研究机构”负责人詹姆斯·邓尼根说了这样一段话。

这个评价就厉害了,M1A2主战坦克是美军现役第三代坦克,是M1A1主战坦克的改良版。

M1A1主战坦克可是在海湾战争中,迎战前苏联第三代主战坦克T-72,打出过“东73”神迹的坦克。

M1A1在坦克实战的巅峰对决中,能有一骑绝尘的表现,那它的改良型称世界第二,就应该再没有哪种型号的坦克敢称世界第一了。

可是中国首次公开亮相的第三代主战坦克,却让美国的武器专家自认超越了M1A2,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惊人的成就。

而创造出这个成就的总设计师,以前却没有搞过坦克设计,并且还不是兵器领域科班出身技术专才。

时势造英雄,这位坦克总设计师横空出世,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中国当时对坦克的急迫需求。

1979年的中越自卫反击战,被西方一些技术控嘲笑为一战水平。

这场战争中国的装甲部队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这场战争解放军出动了500多辆坦克,其中多为62式轻型坦克、63式两栖坦克,还有少量的59式中型坦克。

这些坦克都是老掉牙的第一代坦克,其中轻型坦克和两栖坦克只能防住机枪子弹和炮弹的弹片,越军使用的40火箭筒等反坦克武器根本就防不住。

500多辆坦克打下来中弹损伤居然达到600多辆次,被击毁的70辆坦克中四十辆彻底报废。

而以这样的损失,仅仅打掉了越军17辆坦克、装甲车。

就算越军动用的坦克、装甲车很少,中国坦克的战绩也难以让人自豪。难怪当时的一些国产坦克,会被自己人叫做铁皮棺材。

而在中越自卫反击战开打的1979年,美国的第三代主战坦克M1,已经有了110辆初期量产型;德国的第三代主战坦克“豹2”正式服役。

前苏联的入门级第三代主战坦克T-72,更是在1974年就已经开始服役,豪华版的T-80也在1976年列装部队。

苏联的T-72外销了很多,这要是在中越自卫反击战中和中国自产的一代坦克对上,结果只能是降维打击。

特殊时代造成的差距必须追回来,不然又会沦落到鸦片战争的局面。

1978年国防科工委开始论证第二代主战坦克,可鉴于和国外的差距太大,中国的主战坦克不能按部就班进行代际替换,必须实行跨越式发展,才能缩小和追上和国外的差距。

所以在研发第二代主战坦克的同时,第三代主战坦克的研发也被提上了日程。

1981年,中国第二代主战坦克总体设计方案通过。两年之后,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邹家华就开始物色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总设计师。

主战坦克的总设计师,一定会是五机部的人。

五机部就是以后的兵器工业部,最终演化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二代坦克的总设计师方慰先,1956年22岁时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坦克设计专业,工作后一直从事坦克、装甲车及其变型车辆的设计。

受命担任二代坦克总设计师时,方慰先是五机部内蒙一家单位的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

扎实的坦克设计功底、丰富的坦克设计经验和年富力强的精力,都让他有能力挑起这这副重担。

第三代坦克的总设计师,邹家华副主任应该也会物色一个和方慰先专业能力不相上下的坦克设计专家,甚至是一位比方慰先更年轻更前卫的坦克设计专家。

因为三代坦克要比二代坦克高一个维度,年轻的头脑要更容易接受先进的理念。

然而,邹家华副主任在物色第三代坦克总设计师时,却对五机部一位退休的独臂老人情有独钟。而且这位老人不仅从未搞过坦克研发,年轻时专长还是银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