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6日至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宣传日,今年的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为了全方位多渠道向民众普及防震减灾知识,不断提高公众对防震减灾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5月9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内蒙古自治区应急厅在内蒙古科技馆举办2023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内蒙古主场活动。赛罕区南门外小学万达分校的253名学生参加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弓建平致辞,并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荣昌平,内蒙古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银德,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学校安全管理处处长杨晓斌,内蒙古科技馆副馆长尹可一同上台启动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2年,内蒙古科技馆被中国地震局认定为国家防震科普教育基地。本次活动中,由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代中国地震局为内蒙古科技馆进行“国家级防震科普教育基地”授牌,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科技馆在防震减灾科普工作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中,内蒙古地震台站高级工程师郝美仙作题为《你知道地震来了如何保护自己吗?》的科普讲座。她从多个角度向学生们普及了地震是什么,内蒙古有没有地震,地震来了怎么办,如何避震防灾等内容,还播放了地震题材宣传动画。在互动问答环节,学生们踊跃答题,并分享了自己在本次讲座中的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科普影片观影活动中,大家一同观看了球幕影片《魔力星球:四季更替的故事》。影片带领学生们了解到四季更替的奥秘与科学原理,完成了一场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活动,科普宣传方式新颖、知识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让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学习了解防灾减灾科学知识和实用的避险技能,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提高公众安全与防护意识,推动防震减灾科普事业创新、高质量发展。(祁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