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启动,第一批次采访首站为上海。在当日举行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情况通报会上,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华介绍关于今年以来上海商务高质量发展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王蕙蓉 图

张国华表示,今年以来,上海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上海工作重要指示要求,牢牢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持续提升国际贸易中心能级和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切实推动商务经济在量的积累中实现质的飞跃。

第一,着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一是深化推进浦东引领区、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建设。对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以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浦东新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为重点区域,推进高水平全方位制度型开放。发放首批地方国际保税燃料油加注牌照,累计加注规模超8万吨。推进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建设,完成国内首单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液化天然气(LNG)采购交易。二是精心筹办第六届进博会。贯彻实施进博会条例,梳理出机制、举措和政策3大类32条成熟经验。溢出带动效应持续放大,首届进博会以来累计认定60家“6天+365天”交易服务平台,引入展品近27万种(件),累计进口商品超3230亿元。举办进口嗨购节系列活动,推出国别商品文化缤纷月等近90项进口商品特色活动,让市民足不出沪、买遍全球。三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桥头堡高质量发展。争创“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加快打造国际经贸合作新渠道、新引擎。制定助力企业高水平“走出去”若干措施,增强专业服务业跨境服务能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一季度,对东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一带一路”沿线投资分别占全市的16.2%、17.7%和21.7%。

第二,着力恢复和扩大消费。一是全面落实各项促消费政策举措。发布落实进一步促进和扩大消费若干措施,创新推出“一节六季”消费促进活动,上海消费市场加速回暖,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11亿元,同比2022年同期增长5.2%,同比2021年同期增长1.2%。据消费市场大数据监测,4月全市线下累计消费2342.78亿元,增长86.7%。二是精心组织第四届“五五购物节”。联动商务部“国际消费季”举办第四届“五五购物节”,目前多个IP标杆活动已启动。根据监测数据,“五一”期间线下消费支付金额343.6亿元,恢复至21年同期的90%,比19年同期增长约6.2%;网络零售额245.2亿元,增长18.7%,占全国10.8%,居全国城市第一;外来消费148亿元、1328万人次,同比21年同期分别增长15%和26%,同比19年同期分别增长19.3%和24.1%。三是深化全球新品首发地建设。启动2023“上海全球新品首发季”,发布全国首份上海“首店地图”,1-4月新增各类首店375家,数量始终保持全国第一,全球或亚洲首店4家,全国首店52家。成功举办2023秋冬上海时装周,开展70余场新品发布,直播浏览量超2220万人次,带动会场周边商圈同期食、宿、游、购消费增长率超过20%。四是持续打造消费新场景。制定实施商业空间布局专项规划,加快构建“4+X+2”商业空间布局体系。新落成青浦蟠龙天地等一批商业新地标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聚焦“一江一河”区域,打造10个水岸夜生活体验区和30个水岸夜生活好去处,建设陆家嘴地区等15个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

第三,着力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一是全力帮助企业拓市场、稳订单。制定实施促进外贸稳规模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加大金融、信用保险等支持,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消博会等重点展会。一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1.05万亿元,增长3.5%。持续发挥中欧班列贸易新通道作用,截至目前累计开行102列,进出口货值超30亿元。加快会展业恢复重振,实施展品进关免保证金等便利服务,截至4月累计举办各类展览及活动72个,已恢复到19年同期7成,成功举办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等大型展会。二是加快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积极创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5个创新案例入选全国“最佳实践案例”,数量居试点城市首位。持续提升8个国家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能级,加快形成“一区一特色”的服务贸易区域发展格局。打造上海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临港示范区。深化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全球数字贸易港建设,落地全国首个数字人民币数字贸易创新孵化基地。三是加快培育贸易新模式新业态。深化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1-4月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1055.4亿元,增长1.3倍。支持企业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开展离岸经贸业务,为591家企业提供跨境金融服务便利。新增飞机及零部件、通信设备等高技术产品维修项目,全市保税维修项目达到21个。部分企业再制造产品管理政策实现突破。

第四,着力推动吸引和利用外资提质增效。一是加强政策赋能,提振外商投资信心和预期。出台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若干措施,一季度实际使用外资78亿美元,增长28.1%。高技术产业引进外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增长45.9%。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6家,外资研发中心7家,累计分别达到907家、538家,上海仍然是全球最富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热土之一。二是加强投资促进,吸引外商投资流入。整合全市招商资源,统筹外资招商引资工作,精心举办境内外主题投资促进活动。“走出去”方面,5月2日举办“投资上海·共享未来”海外行系列活动(泰国曼谷站),龚正市长发表主旨演讲,多角度、全方位推介上海的独特魅力和发展前景。“引进来”方面,今年已举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颁证、“投资上海”等系列主题投资促进活动,积极筹备和参与商务部“投资中国年”活动。三是发挥外资专班作用,保障重点外资项目落地。本市纳入新一批全国重点外资项目清单项目30个。通过完善重点外资项目专班和专员服务机制,加强项目全要素保障和全流程跟踪服务,加速项目落地、建设和投产。四是加强多层次交流和服务,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今年以来,市领导会见51家跨国公司全球高管,我委与109批跨国公司企业高层代表进行交流。发挥上海外国投资促进机构联系会议(SIPP)作用,加强与欧盟、日本、美国、英国、泰国等驻沪商协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持续办好政企沟通圆桌会议,通过加强沟通交流,积极回应诉求,增强外商投资上海信心。

第五,着力增强商务惠民实效。一是特大城市保供体系持续优化。与气象、物流等部门建立协同机制,加强常态化监测预警,增强产地货源可控性,确保主副食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加快落实农产品批发市场规地,全面推行“名单制”“会员制”“预约制”。有序推进20家“示范性智慧菜场”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加强人员、摊位、商品、场所等智慧管理,带动标准化菜市场高质量发展。二是早餐工程建设深化推进。制定实施早餐工程新三年行动计划,加快补填早餐供应盲点,今年以来已新增早餐网点244个。网订柜(店)取网点150家,不断完善“早餐地图”功能,市民感受度、满意度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