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穿越时空,那么九百多年后,面对这所大学,苏轼准会回想起学生姜唐佐在他麾下求学的那个遥远的午后。

彼时,他被贬海南岛,却在天涯之南济世救民,讲学明道,为海南培养出了历史首位举人和进士。“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题赠姜唐佐的诗句,道不尽东坡对海南教育的赤诚之心。

如今,这所大学在这片热土上傲然挺立,传承并捍卫苏轼九百多年前兴学育民的宏愿,并在矢志不渝的坚守中,等到了新时代的宝贵新机遇。

2018年4月13日,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支持这所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如今五年过去,这所大学已经在学科建设上硕果累累,以实力兑现着当初对总书记许下的诺言。

她,就是海南大学(简称海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丹心育种,热作一流

一个甲子前,来自海南的“热作奇迹”曾为中国破解建设关键“密码”

彼时,新中国各行各业百废待兴,急需天然橡胶等重要战略物资。然而,北纬18度以北是当时西方学者公认的橡胶种植“禁区”,而海南岛的纬度却是在北纬18-20度之间。为了争取橡胶自给,1958年,海大的前身之一,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创建,在一没科研人员、二没科研平台的情况下,研究者们白手起家,艰苦奋斗,最终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在北纬18—24°范围内大面积成功种植天然橡胶的国家,我国也从建国之初的植胶空白国,奇迹般地崛起为世界天然橡胶主要生产国国家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荣誉是军功章,也是一代研究人们将丹心献给祖国的见证。

作物学,自此也成为海大的拿手绝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7年8月14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合并,组建成新海南大学。作物学在这所年轻的部省合建211高校中继续生长,创造新的可能。

橡胶再创高光——2018年,缪卫国教授率领的“热带植物保护——橡胶树重大病害灾变机制与绿色防控”团队入选为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团队长期承担海南省和农业农村部监测并预报热区橡胶病害任务,在海南、云南、广西、广东等建立41个监测站、120个固定观察点,监测植胶区面积超过900万亩,覆盖面超过60%,以创新与实力为我国价值千亿的橡胶产业保驾护航。

“稻”路愈加宽广——2021年起,海大三亚南繁研究院牵头省重大科学计划项目“海南双季稻亩产3000斤新品种筛选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在崖州区坝头试验基地科研攻关,成功在同一地块连续两年达到双季稻亩产1500公斤的目标,助力端牢“中国饭碗”,圆袁隆平院士生前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热”血不灭,两“作”一流——2022年,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更新公布,海大作物学继2017年首轮入选之后,再一次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2022年5月22日,国内第一本关注热带植物的国际期刊《热带植物》(《Tropical Plants》)正式出版。作为海大创办的第一本国际期刊,《热带植物》凝聚了一代又一代海大热作人的心血,也将在未来见证海大作物学新的成就与篇章。

海纳百川,大道致远

“人类必须有所作为。”

这句被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宣言出自海大海洋学院教授李秀保。2021年4月21日,一则名为《监测生长、修复礁盘,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教授李秀保——孜孜耕耘,为了那片珊瑚海》的专题报道出现在了当日的《人民日报》上。报道的主人公李秀保教授研发的火山岩固定珊瑚礁盘等多项珊瑚礁保护技术,使急剧退化的西沙群岛珊瑚礁,从一片苍白绽放往日绚烂,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很大程度促进了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纵深下潜,不惧风浪,潜心笃志,扎根十年,只为守护那片珊瑚、那片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大始于热作,荣于热作,但不止于热作。除了“作物学”为核心的“热带农业”优势学科群外,海大还拥有以“法学”为核心的“文化旅游”优势学科群以“信息与通信工程”为核心的“南海海洋资源利用”优势学科群。三大优势学科群鼎立筑基,为海大发展充满电、加满油、领好航。

海大法学强。作为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为海大扛把子的优势学科,海大法学强在师,亦强于生。

于师,可各领风骚。2016年,海大法学院教授邹立刚为首席专家申报《我国南海岛礁所涉重大现实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成功获批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为海大首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先河

于生,可惊涛拍岸。2021年8月19日,杂志正刊刊发法学院博士亓飞作为唯一作者的通讯文章《在新冠疫情统计数据中追踪残障状况》,海大之声乘着南海之风,传播到了国际顶尖期刊的殿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学强,而那美丽的南海,亦是海大创新灵感不竭的源泉。

不仅李秀保教授以一片丹心守护珊瑚礁这片海底“热带雨林”,海大田新龙教授亦依托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新能源领域突飞猛进。2019年11月15日,田新龙教授为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以研究长文形式刊发,这篇文章也成为了海南省首篇论文。南海点燃了创造的火花,蓝疆便是海大人心灵的边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止2022年10月,海大已经拥有植物学和动物学、材料科学、化学、农业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生态学6个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与之相配的,是4名院士的鼎力支持,以及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5个院士工作站的硬件实力。2018年到2023年的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榜上,海大狂飙突进,实现了惊人的97名大跃进,扶摇直上,剑指百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纳百川,海大行将致远,未来可期。

育人争先,下自成蹊

海大育人,向来是不拘一格的。

有人仰望星空,以光影书写传奇。

2019年,海大1999级校友郭帆导演的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在国内外上映,引发轰动,开创中国电影的“科幻元年”,电影至今仍位居中国电影历史票房榜第5位。2023年上映的《流浪地球2》同样由郭帆执导,票房突破40亿,海外票房超1亿,向世界展现中国科幻水平与硬实力。

有人脚踏实地,用柚子种出年产值千万元的致富经。

2021年6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种出甜蜜新生活》,介绍海大校友安烁宇和黄晓玲这对“柚子夫妇”的创业事迹。从50亩到1500多亩,柚子越种越多,也越卖越好。近年来,“柚子夫妇”已出口青柚至全球10余个国家,出口业务从产品输出转向技术输出和品牌输出,成为高质量农业的标杆。

还有人年纪轻轻,便已经与来自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350支代表队同场竞技,并最终斩获金奖。

2022年10月28日,海南大学代表队首次参与当年的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便凭借项目“核酸追踪者:一种便携式、单碱基、无扩增,基于CRISPR/Cas的核酸检测平台”夺得金奖实现了海大在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零的突破。少年意气,挥斥方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南大学代表队HainanU_China团队成员合影

而今,海大已启动完全学分制、书院制和协同创新中心“三大改革”,在育人模式上继续探索创新之路。近五年内,海大10个二级学院与世界一流大学建立学科核心伙伴关系,并引进了215门高水准的世界一流高校优质课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不止步,上下求索,海大学子今朝璀璨,明朝会更加耀眼。

4月13日,海大迎来65周年校庆。六十余载风雨兼程,在这片中国最“热”的土地上,海大以自己的不屈不挠不断发展,终成今日枝繁叶茂。

校友郭帆执导的《流浪地球》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从今天开始,人类的勇气与坚毅,将永刻于星空之下。”

海大的勇气与坚毅,也将永刻于世间,在南海,在中国,在世界。

你还知道哪些靠实力起飞的高校?

向我们介绍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