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第一次传出要建设自贸区时,有一北京的老哥,特地打电话邀请我同去海南投资。

这老哥五十多岁,年轻时到处辗转,后来做加油站发家了,挣了钱没顾上花天酒地,全囤了房。

凭着炒房老狗的直觉,他嗅到了“红利”的味道,想着重演“万通六君子”海南淘金的故事:

知道‘特区’两个字意味着什么吗?
就说雄安吧,两天,就两天,雄县房价就从三四千,涨到了两万!
北雄安,南海南,听说过没?

2020年6月,海南官宣了要建自贸港的消息。

Jack Ma 说,要将海南的发展对标香港,甚至要超过香港,同时他的菜鸟网络积极布局海南。

大棋论爱好者说,海南要封岛建设自由港,就像新加坡、香港、迪拜,以后大陆到海南为出口,海南到大陆为进口……

我翻了下历史,发现这些说法,1988年就有人在讲了。

早在三十多年前,决策者就想把海南打造成最大最特的经济特区。

只是这么多年过去,深圳、浦东、厦门这些同班同学,早就发育成巨佬了,海南却依然是个弟弟。

2020年,常住人口1008万的海南省,GDP仅0.53万亿,全国倒数第4,

而常住人口1004万的长沙市,GDP都有1.2万亿。

连恒大2020年的营业额都有0.72万亿元……

身为特区,政策给的最多,为什么混得还不如内地一个市?

2020年6月8日,在介绍自贸港建设方案时,海南领导说:“将严格控制房地产规模……历史上有过教训……”

教训?什么教训?

他说的就是海南历史上著名的三大炒:

1)1984年的走私汽车炒卖;

2)1992年的房地产泡沫;

3)2010年,三亚房地产泡沫。

01 为什么是海南?

01 为什么是海南?

海南那块,古代叫“南服荒角”,一直是4大流放地之一,苏东坡就曾被贬谪到海南的儋州。

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海南都是国防前线,旁边就是虎视眈眈的越南。

南海也一直风波不断。

所以80年代之前,岛上除了几家国营的橡胶农场外,一个像样的产业都没有,黎族原住民甚至还在搞合亩制。

不知道合亩制是啥,想象成刀耕火种就成。

1984年,国家总设计师走到厦门,看着对面四小龙之一的台湾,深有感触地说:

如果用20年的时间,把海南的经济发展到台湾水平,就是很大的胜利。

海南岛跟台湾岛的行情差不多,台湾面积3.58万平方公里,海南3.54万,台湾原住民是高山族,海南是黎族……

也就是说,搞好海南,是统一大业的重要一环!

另外,自由港、保税区,还是建在四面环海的孤岛比较好。

否则走私猖獗,很难管得住。

再就是网上各类大V所说的,海南地理位置优越,是一带一路的海上枢纽。

当然那时候还没有一带一路的说法,建设特区和自由港,主要是为了给经济建设探索新道路。

因为在当时,旧体制已经到了行将就木的关头,东欧和苏联都在动荡,国内也有些躁动。

总设计师振聋发聩地说:

如果不搞好经济,不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就是死路一条。

海南一片蛮荒,工业底子薄,试错风险低,简直是天然的新体制试验田。

于是在“步子再快一点”的号召下,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沿海城市。

海南要发展,就需要原始资金,钱哪来?

走私汽车炒卖!

80年代跟现在不同,

现在是产能过剩,但那时是供给不足。

当时物资极度匮乏,倒爷遍地丛生。

汽车就更稀缺了,当时中央严格管控进口车,毕竟外汇金贵,进口生产线比起进口成车,更具战略意义。

所以车子这种商品,在当时是有价无市——有钱都没处买,走私一台进口车的利润,更是在万元以上。

那可是80年代的万元,那会儿一个上海公务员的年薪,才几百块。

所以炒卖汽车的口子一开,海南全岛立刻疯魔,半年多的时间,就进来了89000多辆车,超过了前一年全国进口汽车的总和。

上头明确规定,海南进口车只能自用,不许出岛。

但规定是规定,行情是行情,有钱不赚王八蛋。

什么?罚款?

罚多少?四五千?

那没事,反正利润有一万多。

于是相关部门积极办理“罚款放行”的手续,行hui、受hui、套汇……都在光天化日下进行。

赚钱效应甚至连军队都吸引了,海jun不惜动用军舰,以调防名义,把走私汽车换上jun牌,运到湛江……

事情搞得太过火,惊动了高层,调查组下来把当时主政海南的雷*给撸了。

按后来中国银行的说法,走私汽车让国家损失了约10亿元的外汇。

这笔钱从重要性程度上讲,大概相当于现在的5万亿。

由于炒卖走私汽车来钱又多又快,海南全岛,上到各机关单位,下至街头巷尾的各种皮包公司,没人有心思搞实体,全都在使劲薅内地羊毛,海南就此错过了第一次开放窗口期。

02“闯海人”

02“闯海人”

尽管海南没搞对方向,但中央依然全力支持海南。

1988年,海南脱离广东省的行政序列,独立建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决策层下定决心,要把海南建成“最大、最特”的经济特区。

李家城甚至建议学香港,搞一guo两制,由于太扯淡,被否了。

1988年8月1日,海南公布30条,大胆提出——资金进出自由、境外人员进出自由、货物进出基本自由!

一句话,深圳有的政策,海南都有,深圳没有的政策,海南也有。

法无禁止即自由、社会zhu义市场经济,以及小政府、大社会的说法,都是海南最先提的。

我们现在虽然对这些概念司空见惯,但在当时,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杀头之罪”——随时都有可能被扣上“走资派”的帽子,断送政治生命。

但扣帽子挡不住人们打破禁锢的改革激情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只是搞建设,光有激情不球行,头一个问题,就是得有人。

行政班子,工商各业,都需要人,哪里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层一纸号召,引得十万人才下海南。

在当时,热衷于解读政策信号的青年,大多是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精英,所以南下海南的那批人,质量非常高。

小潘和冯仑等“万通六君子”就是那时候奔去海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