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观念、审美理念和价值体系,并在时代的变迁中,成为了中华审美精神的根本理念,也是民族文化艺术创造活动的珍贵文化资源。

本期艺术现场将承接上期内容,在华夏民族的信仰体系中继续为大家分享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源·缘——闽台艺术展”的第三部分展品。

宗匠陶钧·德化白瓷

德化是我国三大瓷都之一,自唐代起开始烧造青瓷,至宋元时期,随着海外贸易的繁荣,德化瓷器的生产日益繁荣,在明清两代,其工艺制作达到巅峰。德化白瓷对欧洲社会生活及白瓷产业的出现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欧洲人誉为“中国白”“欧洲白瓷之母”。

白瓷的出现绝非易事,它经历了一个由青到白的过程。有时候,先人们的努力,只是为了摆脱自然界中早已存在的颜色。

白瓷,看似简单,似乎只要从青瓷中去掉青色即可,但要知道,这是一种无处不在的铁质,如何去除其中的杂质和铁质,工匠们花了近千年的时间才摸索出来。

到了北齐时期,才有了釉料中不含或只含少量呈色剂的天然白瓷,但即便如此,白色中也带着一丝青色。白瓷虽比青瓷稍逊一筹,但也是后来居上。到了唐代,人们终于研制出了一种可与青瓷媲美的新型瓷器—邢窑白瓷。

在邢窑的影响下,唐五代时期的定窑,在外观上和邢窑有异曲同工之妙,唯一不同的是,定窑的釉色呈乳白色,胎体轻盈,并通过雕刻、印花等装饰手法,让白瓷变得更加精致,最终将白瓷从纯白素色推向了新生。

白瓷自元代传入景德镇后,因其釉色呈鹅蛋状,白中带青,故名“卵白釉瓷”。明代永乐时期,工匠们成功烧制出胎薄如纸、釉色如玉、光影照人的白瓷,名之“甜白釉”。明中期,福建沿海小镇德化,以其生产的白瓷闻名于世,其瓷质温润,乳白如脂。德化窑白瓷以细腻致密的胎体、光洁的釉面而著称,是佛教和道教造像的典范。

天谴瑰宝·点石成金

千年倏忽,镌刻“石”光。石雕,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既是艺术的历史,也是生动实在的人类历史。它在自然与时间的侵刻中拥有了天成之美,又在人类的雕琢中焕发出别样的新生。

沧海桑田,一代又一代的石雕艺人传承着古老文明中的雕刻技能,或为记录,或为崇拜,或为寄许。那些外表坚硬冰冷的石头,藉由人手的雕刻,被赋予了温度与质感、生命与精神。

寿山石位于福建福州城北郊外的寿山村附近,以其稀罕珍贵,石质温润,柔韧易击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国之瑰宝”。在寿山石中,以田黄石料的身价最高,惯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田黄在乾隆时期得到了乾隆大帝的高度评价,并被誉为“石中之王”,有“石帝”之称。自那时起,田黄在印石中的王者地位至今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

淡然孤傲·银雕鏨刻

《说文解字》将银解释为“白金也”,颇受古人重视。银器与银饰是中国传统的礼仪用具和装饰佩件。银器的出现较金器晚,《史记·平准书》记载秦代以后,银器饰品、用品才开始一定规模地出现。到了唐代,包含熔炼、范铸、锤揲、焊接、炸珠、镌镂、掐丝、镶嵌等在内的银器制作工艺步入兴盛时期,银雕制品也被人们当做珍宝,成为财富的象征。

此次展览展出的“林陵祥制畬族银雕风炉釜组”镶嵌中国传统纹饰莲花与白鹭,寓意高贵、虔诚优雅。“鹭”与“路”同音,“莲”与“连”同音,也寓意应试连捷,仕途顺遂。风口边缘一圈镶嵌精致的藤蔓纹,寓意吉祥连绵不断,生生不息。

雕琢之人,唤醒了自然,也铭刻了岁月。蓬勃发展的传统工艺悉数了新中国发展的辉煌历程,也见证着闽台人民日新月异的生活变化。一件件工艺品划开历史的页面,留下的是生活之情、年华之感。源·缘——闽台艺术展,我们下期再会。

眼缘艺志 第1039‍篇献给生活的艺术礼物。

文字撰写:眼缘艺志

如需转载请先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标明出处

润同文化 企业品牌传播共生伙伴

我们了解传播,我们打造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