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莎士比亚悲剧集》,就要做好体验生铁蘸着鲜血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悲从何来?前辈权利与欲望的争夺的因,会有后辈的复仇与爱欲的冲突矛盾的果,身上的使命与内在情感冲突猛烈之时,就是莎翁下笔之处。

如果为了读爱情甜蜜细节,那就别看《罗密欧与朱丽叶》,因为这两人的爱情发展浓缩在几天时间之内,还未来得及说几句情话,就双双黄泉相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部戏剧的冲突点,在于两人归属的两大家族不可调和的矛盾上。两家相对,即使是最小的兵,一句不和,当街互殴。莎翁设定的家族背景,灵感来源于英国最大的内战——玫瑰战争。

莎翁不只一部剧来源于此,在历史剧《亨利六世》中以两朵玫瑰被拔作为战争开始的标志,因为这部剧,“玫瑰战争”一词后才成为普遍用语。

与历史不同的是,“玫瑰战争”发生在1455-1485四十年间,以两家联姻为收场,算上圆满结局。

而《罗密欧与朱丽叶》以两家后裔子女一见钟情,私定终身为美好愿景,却以丧失更多的生命包括两家继承人,在这场战争中没有一个赢家的悲惨宿命。

我们之所以嫌弃《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爱情戏份过于简短,可能与莎翁同时代的中国古典戏剧大师明朝汤显祖的《牡丹亭》有关。

《牡丹亭》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

《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有相近的爱恋桥段,两位大师是东西方同时代两位戏剧作者,而且更为巧合的是两人在同一年1616年逝世。故中国读者误解是有文化根源的。

《哈姆雷特》在第三幕时的独白:“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句台词被中国读者传播为困境中的哲学问题:是体面的死还是苟且的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回归到哈姆雷特的语境中,他得知父亲是被叔父毒死而篡夺王位,霸占了母亲,蒙受这种奇耻大辱之下他的心理矛盾独白。

从莎翁的悲喜剧整体人物来看,哈姆雷特算不上足智多谋,也没有骑士精神的英勇无畏。但《哈姆雷特》之所以成为莎翁最长、影响最大的一部戏剧,重点在于对哈姆雷特内心描写与挣扎苦痛的细致推挪上。

戏剧本是演员在舞台上配合灯光与动作和台词等多种表现形式于一体的呈现。情节的节奏感和冲击力非常重要,但《哈姆雷特》却以这样一位青年的台词为长处,与台下观众一起探讨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使命及复仇与宽恕的哲学命题。

这在400年前是一种戏剧变革,更贴近观众内心深处面对现实生活的苦闷与抉择上。在哈姆雷特的独白中有这样一段,在我看来,才是莎翁与大众的联通之处:

“谁愿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微贱者费劲辛勤所换来的鄙视?要是他只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能清算自己的一生,谁愿背负这样的重担?”

哈姆雷特的痛苦,延伸为大众对生命承受的各种痛苦,是选择结束生命,还是该继续忍受?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主题一样:“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

《李尔王》的剧情不复杂,老国王用狭窄的眼界去向三个女儿做权利分配的开头,这场皇室纷争观众会预料到悲惨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尔王的传说可能有一定的历史依据。在5世纪至6世纪的不列颠,名叫亚瑟的统治者,他可能是李尔王传说的原型。

戏剧中对这场政变下的李尔王做了细致的演绎,他对两位失去良心的女儿、女婿痛快的谩骂,直指人性的灰暗。李尔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老人形象,很容易让人产生歧义,稍微不及就演绎成一位被蒙蔽心智懊悔又无能为力的暮汉,稍微激烈就演绎成一位决策失误又暴躁制造事端的倔老头。

聪明的莎翁在自食其果的因果关系中,额外设置了弄人和疯子两个角色,对命运与人性的变换给予适当的警示。

从拥有到失落、被剥夺,到最终的放逐,到整个皇室的毁灭,“老的一代没落了,年轻的一代才会兴起”,如何兴起,如何利用权利创造盛世?

李尔王对于三个女儿国土分配仅仅利用赞美之词肤浅的方法决策,导致最忠心的小女儿被远嫁他国,而爵士也被其私生子爱德蒙耍的团团转,正式继承人大儿子被污蔑在荒野中食不果腹,成为疯子。

莎翁在《李尔王》中给英国世袭贵族的继承方式提出疑问,表示走向皇室贵族一代不如一代衰落的担忧。
提出同样贵族继承权质疑的还有另一部悲剧《麦克白》,苏格兰国王邓肯的表弟麦克白将军,为国王平叛和抵御入侵立功归来,三个女巫说他将进爵为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最终的结果是,班柯将军的后代要做王,因麦克白并无子嗣。

之后的麦克白陷入了暴虐状态,谋杀邓肯,害死了班柯,害死了贵族麦克德夫的妻儿。弑王篡位,为了巩固王位,又残暴屠杀人民,使全国血流成河,置社会于混乱,陷人民于水火,昔日的凯旋英雄成为了魔鬼。

虽说女巫的预言和隐语起到了星星燎原的引诱之罪,但女巫又何尝不是麦克白自己的内心欲望呢?
听信他人谗言是莎翁悲剧的一个主要导火索,在《奥瑟罗》中好不容易修成婚姻正果的奥瑟罗和苔丝狄蒙娜,却因为奥瑟罗听信他人谗言,没有受得住挑拨,而对苔丝狄蒙娜贞洁产生怀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莎翁的喜剧《无事生非》中有类似的桥段,男方在婚前一夜听信谗言,婚礼上当众侮辱女孩失德失贞,女孩当场晕厥。

《无事生非》中女孩被爆出死亡假讯息,在很多人的帮助下得以查明真相,水落石出两人喜结良缘。

而《奥瑟罗》悲剧在奥瑟罗的冲动上,新婚之夜,他亲手掐死了忠贞而单纯的妻子苔丝狄蒙娜。当谎言与骗局被揭穿时,奥赛罗如梦初醒,拔剑自刎。

悲剧与喜剧只在女孩是否能等到沉冤昭雪的那一日,悲剧的深层着力点在于女性的贞洁是在他人评断之下。

亚里士多德理论认为:造成悲剧的原因不应只归结人所无法驾驭的命运,而应到人自身的性格中和行为中去寻找。

阅读莎士比亚的悲剧集,该去人物台词中去挖掘。400年前的戏作某种程度上过时的、戏剧化太过明显的,但我们对人性的辨析永无停歇,人类的弱点在不断的变异和重复上演,这是莎翁屹立于世界文坛不倒的伟大功勋。

文|荣荣

长程深入地思考,拒绝短平快失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