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是一个非常具有时代感的名词,90年代经济发展开始提速,城市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于是农忙过后赋闲在家的农村壮劳力开始进城打工,他们也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群体——农民工。

可以说农民工为城市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流血流汗拼命地工作,为的也是赚钱养家,毕竟那个年代农村条件太艰苦了。如今三十几年过去,第一代农民工也已经步入老年,他们的晚年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出务工二十载,孑然一身回乡,只能寄居洞穴里

冯必全携妻儿离开四川老家时已经年近40,家里实在太穷了,为了生活去了广东投靠自己的堂兄弟,在工地上寻得一份打地基的活。

不过打工的收入不是很稳定,有活干的时候一家温饱还没问题,遇到雨季或者天气不好的时候,活就少了,收入自然也就少了。只过了一年,老婆实在忍受不了贫穷的生活,带着儿子离家出走了。

冯必全在广东打工20多年,因为收入不稳定,始终没能攒下钱来。如今年过60的他已经没有工地要了,此时的冯必全才发现自己连一张回家的火车票都买不起,真正算得上是孑然一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堂兄弟一家生活也不富裕,接济冯必全的生活也是有心无力。有一位老乡要开车回老家过年,征得冯必全的同意后,带他一起返乡,路上的吃喝都是老乡负责。

回到阔别20多年的老家,冯必全的老房子早已经不复存在,只能暂时住在弟弟家里。但脾气古怪的冯必全很快就与弟弟闹了矛盾,最后不得不住在山洞里。村里见他困难,给他安排了临时房,还介绍了一份日薪80元的小工,但冯必全觉得工资少没有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家入职服装厂,在当地买房安家

安徽的老王今年65岁了,想起自己30多岁时背井离乡来到浙江打工,感慨万分。当初来到浙江也只能在工地上打打杂,但老王在老家时学过几年裁缝,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当地的服装厂在招人,于是就去应聘了,成为了裁剪车间的一员。

那几年浙江的服装外贸生意很红火,工厂需要大量工人,没过两年老王就把自己的老婆也接了过来,在厂里做了一名缝纫工。

服装厂的工作很辛苦,加班是家常便饭,但是工资还可以。2000年初,老王和他老婆两个人的工资加起来有七千多。他们又非常的节省,有点钱了就存起来。

2004年,我因为要完成学校的暑期实习作业,在亲戚的安排下也进了这家厂的裁剪车间实习,因此认识了老王。

此时的老王把自己刚从学校毕业的女儿也安排进了工厂,一家三口一个月的收入超过了一万。儿子因为还小,留在老家读书。后来听说老王在我们这买了房子,女儿也嫁给了本地的一个拆迁户,儿子虽然没考上大学,但在姐姐姐夫的帮助下开了一间水果店。

如今老王夫妻俩应该也退休了,在家带带孙子,自己有积蓄也有退休工资,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晚年生活也算幸福,知足常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像老冯和老王只是千万农民工中的一个小小缩影,在这个群体中有人混的很好,可能还做了大老板;有人混的一般但生活安定;也有人像老冯一样,二十几年后依旧孑然一身。

这里有运气的成分,当然也有自己性格的原因。农民工只是一个临时的身份,或者说是一个跳板,农民不像读书人,可以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农民进城打工其实就是改变自己命运的一次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对于更多的像老冯这样的第一代农民工,他们的晚年生活其实很艰苦,毕竟他们没有退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