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工作于诗仙太白故里,而父母姐弟久居中国诗书城“三苏故里”,耳熟能详的故事根植于心。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家风传承,翰墨留香,文德教化,源远流长。生长于蜀地眉山的苏洵及其二子苏轼、苏辙,在北宋时期皆是名动一时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且皆列名"唐宋八大家"。

朱德同志在四川眉山市三苏祠的题词"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文坛奇迹,历代文人墨客都试图从“三苏”家风窥究一二。 常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个好家离不开好的家教,好的家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句句语重心长。家风好,则社会风气好,国家好,才是大家好。

从古至今,围绕家的话题很多。因为人一出生,便有了家,而家又千差万别。拿眉山来说,从归武阳郡始,至今2000多年,其中诞生了多少家庭,无人可知,只能用“数不胜数”来概括,这些家庭又有多少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印记呢?但三苏一家在漫长岁月洗礼中始终光辉永远不灭,关键就在其家风。

一是读书正业。在《程夫人启蒙教学》《苏洵言传身教》中,程夫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注意培养苏轼的读书兴趣,苏洵向学虽晚但也从言行上教导了苏轼兄弟的学习,有上辈的影响和引导,“唐宋八大家,三苏占三席”“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就不足为奇了。

二是孝慈仁爱。百善孝为先,孝是人的优良品德的重要表现。从许多文献中,可以看出,三苏都是孝的典范。至于慈仁爱,苏轼是杰出代表。比如,徐州抗洪、惠州引水、杭州修堤、儋州办学等等,无一不是深得民心,造福子孙之事。难怪《苏东坡传》的作者林语堂感叹“在中国,说到苏东坡。人们的脸上总会荡起亲切而敬佩的微笑。”

三是非义不取。纵观三苏,特别是苏东坡,任上二十余年,从省部级到县处级,其中在徐州、杭州等地做一把手时,可谓大权在握。通俗点说,叫“土皇帝”或者“一方霸主”。但苏东坡一生都没有过固定资产。照今人的思维不可能。苏东坡生活的年代,社会稳定,经济总体向好。他在任上,一定给人批过条子,一定为亲戚朋友办过事。作为礼尚往来,一定有人向他“表示”。而苏东坡呢,坚持“粗茶淡饭有滋味,穷奢极欲无宁日”的信条,公事公办,为官衷心报国,赤胆为民,坚信“表示”是“非义”,既然“非义”,就应“不取”,成为千古美谈。

四是为政清廉。苏轼的“做人之道”就是“以廉为先”。他主张“乃知功废于贪,行成于廉”,认为为官从政一定要以公正廉洁为先,廉洁不保,再大的功劳也毁于一旦。联想到近年一个又一个干部因为贪腐而落马的案例,不由得回想“为政清廉”的铿锵,回望苏轼幼年时,在父亲的教导下伏案读《史记》,三抄《汉书》,感悟“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之礼而生发“行成于廉”之道,至今仍不失为从政人必执的明灯。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良好的家风家教是社会稳定的基石。通过了解三苏生平及家训家风,我们可以得知家风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珍贵的文化传承,更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基”。因此,当下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风建设,就要从自身做起,激励家国情怀,力行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

家风像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好的家风不仅仅能塑造自己的人生,更能影响他人,共同进步。苏轼曾写下“功废于贪,行成于廉”,主张“保民生”“与民同乐”,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苏轼良好的家风教育,更是仕途经历的感悟。家风建设是领导干部和党员干事创业的保障线,是直接反应廉洁文化建设的“直通车”,唯有筑牢家风建设的基础,才能盖好家风建设的“高楼大厦”。(唐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