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家住滨湖区某小区的市民张阿婆向本报反映称,她所在的社区单元楼内的电梯安装了梯控,只能在自己居住的楼层停靠,不方便去邻居家串门。并且,自己缴纳了本年度的电梯费,却因遇上物业休假,门禁卡失效,梯控无法识别,自己3天没法用电梯。

许多酒店的电梯都配备了梯控系统,为何小区电梯安装梯控却引起了一些住户的不满?记者到小区内进行了探访。

住户对梯控态度不一

张阿婆告诉记者,电梯费从入住当月起缴纳,一年一缴。物业给每位住户发放门禁卡,刷卡方可乘坐电梯到达自己所在楼层。自己前几天缴纳了电梯费,但是因为遇上放假,物业3天都没有帮她更新门禁卡,导致自己连续3天无法乘电梯。她年纪大了,上下楼非常不方便,邻居们想要帮她按电梯,也因梯控的限制无计可施。

“我和邻居平时喜欢互相串串门,聊聊天,联络一下感情。这电梯只能停在自己住的那层,想去别人家转转都没办法。要是谁家遇到困难,无法互相帮助。”张阿婆说,她对梯控系统意见很大,认为这种系统忽略了老年人的生理条件与生活需求,有碍于邻里和睦,希望物业方面能够取消电梯只能够停留自家所在楼层的限制。

记者采访了该小区内的几位住户,有些住户和张阿婆观点一致,认为梯控很不方便;但也有住户持不同意见,95后住户黄女士表示,梯控系统很好。“我一个人住,以前住的小区物业管理比较松散,什么人都可以随便进出。有时候出差或者出去旅游时间长一点,会担心家里的安全,晚上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在家也有点害怕。后来搬来这里,只有同层住户刷卡才能坐电梯到我住的这层,感觉安全多了。”

方便与安全如何兼顾

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小区物业。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所以设置梯控,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一方面,正如住户黄女士所说的那样,设置了梯控以后,是对住户财产安全与人身安全的进一步保护。另一方面,设置梯控有助于保障消防安全。物业方面的负责人吴先生告诉记者,此前,单元楼内的一些住户喜欢将电动自行车推入电梯内运到楼上充电,或者是捡来一些物品堆放在楼梯间,这些做法存在极大的消防隐患。于是物业安装了梯控系统,限制电动自行车入内,并在楼下安装了充电桩供住户充电,排除了大部分消防隐患。

对于张阿婆反映的“串门不便、无法互相帮助”这一问题,吴先生告诉记者,如果住户遇到困难,小区内的安保人员24小时值班,可以呼唤保安人员提供帮助。此外,梯控系统可以给每位住户增设停靠楼层,但是最多只能增加停靠1层。例如,住户家在9楼,有朋友住在同单元3楼,那么可以告知物业,让自己的门禁卡可以刷卡停留3楼、9楼2层。

对于张阿婆反映的“缴纳了电梯费却坐不了电梯”一事,吴先生则表示,小区物业在假期内也有工作人员值班。张阿婆交了电梯费却坐不了电梯,是因为她在最后一天才缴纳电梯费,而在该时间段缴纳电梯费的人太多,物业对梯控系统的操作要按缴费顺序进行,没能来得及为她及时续上,才导致张阿婆有3天乘坐不了电梯。此外,门禁卡也设置了临期提醒,刷门禁卡时“滴”一声为正常状态,“滴滴”两声代表还有一个星期到期,“滴滴滴”三声代表卡片已过期。“我们确实存在一些考虑不周到的问题。住户的联系方式我们都有留存,今后会根据门禁卡的临期情况,向住户进行电话提醒。”吴先生说。

小区是住户的家,家庭中的老年人对于新鲜事物的理解能力不足,随着体能的下降,老年人上下楼层更加依赖电梯。许多老年人因子女工作忙碌,缺乏陪伴,相较于年轻人更注重维系邻里关系,更在意“小区社交”提供的情感慰藉。随着我国老龄化水平的逐年提高,不仅是物业,各行各业在提供服务时,如何化解“乘梯难”这类困扰也是值得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在服务老年群体时,多一些关怀,多一些人情味,许多问题或许便可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