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宗琦是一位口腔科医生,曾长期担任周总理、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的口腔保健医生。1976年元月8日上午,韩宗琦照常来到医院高干部门上班。

但临近中午的时候,他忽然看见一列车队从北门驶入医院,再联想到这几天听说的周总理身体不太好的消息,当即心头咯噔一下,有种不妙预感涌了上来。

韩宗琦迅速拿起电话,拨打给相熟的同志,得知周总理丧讯。那一瞬间,巨大的悲恸笼罩整个人,他来不及多想,就下意识和同事交接了一下工作,然后转身跑向太平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平间门外有哨兵把守,守护着总理的遗体。韩宗琦犹豫再三,还是向领导汇报了他的打算,留在此处,帮助相关人员处理总理的后事。

3个小时后,医疗组成员和卫生部领导来到太平间,准备解剖总理的遗体。这件事,是周总理生前留下的遗言。

那时,他已病入膏肓,自知命难长久,遂一边催促照顾他的医疗人员去照看别的病人,说自己已没什么事,别人更需要他们;

一边叮嘱医护人员:“你们给我治疗,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你们可以从我的身上总结一些经验,现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像我这样忍受癌症痛苦的人,我不信癌症没有治疗办法;等我死后,你们记得解剖我的遗体……我相信,总有一日,我们能找到治疗癌症的突破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人不忍违背周总理的意思,于是特意取得最高领导的准许,对周总理的遗体进行解剖。

主刀大夫是马正中。

因为有很多人有一段时间没有见到总理,当他们慢慢掀开被单,看到总理那张消瘦的面容和腹部几处明显的手术疤痕时,都不由沉默哀伤起来。

随着解剖工作的展开,一个个关于总理身体的真实信息不断传出:原来,看似坚强,从不喊痛的总理早被癌细胞侵占各个主要脏器;原来,总理一直都忍受着那样巨大的痛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场人员忍不住哭泣出声,既为总理的辛苦,也为总理的伟大。

解剖工作完成后,有人将相关结果递交到邓颖超手中,邓大姐看到报告的那一刻,泪水同样滑落脸颊,她没有说话,可每个人皆能明显看出,在她悲伤表情背后,隐藏的是她对革命伙伴的敬佩、对丈夫的心疼。

周总理就是这样一位值得中国人尊敬爱戴的伟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新中国和人民,至死方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为国为民,死而后已:他为祖国燃尽生命,坚持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

1975年,周总理的病情已相当严重。当听说当年乃西藏自治区成立10周年时,一直渴望能到西藏一次的周总理提出一个请求:希望此次进藏中央代表团能由他来率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