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掖奶瓶子”到“甘肃奶瓶子”——甘肃前进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创新发展掠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8年初,由张掖市甘州区长安镇前进村党支部书记马志祥带着改变农业农村发展模式的初心,由村党支部发起,动员群众参与,成立了张掖市首个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历经十多年的发展,这头“前进牛”由合作社成长为如今的集团公司,实现了由“张掖奶瓶子”向“甘肃奶瓶子”的完美嬗变,一跃成为甘肃乳企领跑者、全国乳业有影响力的企业。

创业“前进牛”——初生牛犊不怕虎

一个人多地少的城郊村,如何摆脱发展困境,实现人民共同富裕?15年前,前进村党委书记马志祥和村两委一班人经过反复思考和调研考察,决定跳出农业做农业,以集体股份制为基础,发动群众家家参与、户户入股,立足张掖光照资源丰富、农业用地较多、工业污染较小、饲草品质优良、玉米秸秆等农业剩余物多的优势,走奶牛养殖的路子,开启了前进村奶牛产业发展的征程。

2008年,前进村刚刚迈开进军奶牛产业的步子,三鹿“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全国奶业进入“寒冬”,一时间人们“谈奶色变”,前进村的“奶牛梦”一时间陷入“冰窖”。面对村民们退股、解散合作社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牛头”马志祥彻夜难眠,他深知,牛奶消费增长是大势所趋,目前的困难只是一时的,低谷起步,往往能在行业整顿、重新洗牌中赢得先机。面对村民对养牛不看好的各种质疑声,他掷地有声地留下了一句话:“责任我来担,利益大家享。”正是这句话,让村民们散了的心又重新聚拢在一起。经过时间的洗礼,这句话也被淬炼成前进村共产党员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的一种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9年初,停建的合作社牛场因资金问题无法启动。马志祥不顾亲友反对,顶着巨大压力大胆将自己的两家企业做抵押,贷款300万元用来建牛场。此时,三聚氰胺事件阴霾还未散尽,奶牛相对处于一个较低价位。马志祥敏锐地意识到,这时候的牛价已经到了最低,如果再不买,牛价有可能上涨。尽管牛场尚未建好,但不能再等了,先把牛买回来再说。他立即组织人手从以3000到4000元不等的价格买了700头奶牛,加上村民入股的奶牛,前进村的第一个牛场终于落地。

随着全国奶牛市场破冰回暖,合作社购买的奶牛增值200多万元,村民吃上了定心丸。他顺势发动党员干部积极行动起来,先后收购兼并了周边的几个小牛场,奶牛存栏量达1500多头,每天产生利润近2万元,老百姓不仅尝到了甜头,投资扩生产的信心也大幅提升,干劲十足。一时间,前进奶牛养殖合作社成为了张掖市发展最快、最规范化、最标准化的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1年4月,合作社的第二个标准化牧场绿洲牧场正式开工建设,当年11月牧场验收竣工,次年1月份产犊挤奶,实现了当年建场、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前进牛”初露头角。但前进村的牛产业发展脚步远不止如此,马志祥紧抓张掖“奶瓶子”发展的潜在机遇,购设备、聘专家、引人才、扩牧场,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合作社饲养规模突破5000头,为公司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奋发“张掖牛”——俯首甘为孺子牛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2011年,合作社筹资8000万元成立前进牧业公司,以独有的“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前进模式”,步入了奶牛养殖行业的康庄大道。

成功的“前进模式”,变成了“前进速度”。2011年,前进牧业第一家绿洲奶牛繁育专业合作社成立,饲养规模3000头;2012年,“前进模式”复制到临泽县,收购五泉、蓼泉牧场,并成立五泉、蓼泉千头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饲养规模达到5000头;2013年5月,甘肃前进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石岗墩万头牧场成立,投资5亿元,养殖规模10000头,与国际一流标准化牧场对标,采用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智慧牧场拔地而起,这在张掖的历史上前所未有,在甘肃奶牛养殖行业也是卓尔超群;2014年,张掖市东联草畜科技公司成立,饲养规模6000头,同年神洲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饲养规模2000头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富裕起来的前进村,反哺村民暖心窝。前进村新建住宅楼15栋,全村480户村民住上了楼房,以往只有城里人才能享受的生活,转眼间在前进村变成了现实,“出门有公交、购物有超市、居住有楼房、娱乐有场所……”这是如今前进村的真实写照。除了居住环境的改变,前进村还积极探索建立养老保障制度,为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100至800元的生活补贴,每天免费供应半斤鲜奶;建立村级奖学金,为考上大学的学生每人给予3000元至5000元奖励;前进村孩子幼托全免费,合作医疗有村级补贴……住楼房、配设施、建制度、发补贴等一系列“大礼包”使前进村成为人们心驰神往的美丽乡村。

蓬勃发展的前进牧业,勇担责任践初心。前进牧业积极响应“精准扶贫”大政方针,将“精准扶贫、带动脱贫”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探索建立“银行+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保险”利益联结机制,引导贫困村贫困户大力发展肉牛养殖。设立前进牧业扶贫专项资金,帮助贫困户培育增收产业,推动“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累计吸纳周边乡镇1000余人就业。为甘州区15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配股分红,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扶持甘州区党寨镇下寨村建成奶牛养殖场1座,推动下寨村率先实现小康目标。帮助庆阳市环县高钵镇建设奶牛养殖场1座,免费培训技术人员40多人。由前进牧业出资6000万元,成立大岭前进农牧有限公司,于2018年11月建成3000头规模现代化肉牛养殖场。吸收东乡县龙泉镇和春台乡24个村、18个专业合作社入股2100万元,带动龙泉镇15个村和春台乡9个村2689户贫困户通过肉牛养殖脱贫致富。经过三年的示范带动,东乡肉牛养殖业快速发展,成为全省肉牛养殖规模县,顺利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拓荒“甘肃牛”——不待扬鞭自奋蹄

河西走廊地处北纬39度,有丰富的光照资源和无污染的土地,是世界上公认的黄金奶源带。如何把这种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让甘肃的好奶,变成全国的好产品,通过做大做强产业链,带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是前进人新的追求。

2022年9月,在前进牧业的基础上组建甘肃前进现代农业发展集团,制定了“十四五”发展规划,聚焦主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高标准定位百亿产业,加快建成1个科研中心、2个信息培训基地、3个乳品加工厂、4个产业集群、15个配套产业、20万亩饲料基地、60万亩青贮基地、100万亩牧草基地,年总产值100亿元,聚力打造全省奶业“金字塔”。2022年对标“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定位“养甘肃最好的牛、产甘肃最好的奶”,加快建设陇黔牧业、燕塘传祁、晨光前进等3个万头牧场,奶牛养殖突破6万头,做实奶业振兴基本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足甘肃,面向全国,以“立足资源优势,服务乡村振兴,践行社会责任,实现共同富裕”为企业使命,在集团公司旗下甘肃传祁乳业现有日加工鲜奶650吨能力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兰州新区日加工鲜奶1200吨的甘味乳业公司,打造“生态牧场+中央工厂+直营店”的奶业经济模式,做大加工市场,做强乳业板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进牛”“张掖牛”“甘肃牛”,是前进牧业15年来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也是前进人不同发展时期的三个缩影。前进牧业经过15年的稳健发展,围绕“粮头食尾”做文章,培育新动能、创造新业态,构筑起饲草种植加工、奶牛养殖、乳制品生产、有机肥制造、冷链物流运输的全产业链,日产生乳800多吨,日处理鲜奶能力650吨,一跃成为甘肃乳企领跑者。这份厚重的成绩,不仅代表着企业发展的荣光,更展示着“前进人”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留下的足迹。

站在新起点上,“前进人”将将一如既往秉持“受食于前、以品为进”的发展理念和“以恒心,用恒力、铸恒业”的企业精神当好甘肃乳业的排头兵,扛稳甘肃乳业前进的大旗。(段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