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很多大学里第一堂课老师都会问学生一个问题:一列正在行驶的电车,突然失控,并且刹车失灵。而前方不远有5个工人正在轨道上施工,他们并没有看到这个情况,想告知他们显然来不及了,眼看就要撞上。这时,另一条轨道上只有一个行人路过,此刻,摆在司机面前的有两个选择:要么径直撞上五个工人,要么变换轨道去撞那一个行人。
如果那个司机是你,你该如何选择?
如果这事发生在中国,显然简单多了,学生们一定会说:还用问吗?那当然去撞那一个人,而不是五个工人,因为两害相权取其轻嘛,一个人去死总比牺牲五个人要好多。再说了,一个人为了集体牺牲个人,其行为是高尚的,其精神是神圣的,总之一句话:你必须死。你死了对大家都好,他好我好谁都好,似乎只有你不好,因为死人是感受不到好与坏的,哪怕是天大的荣誉。
那我有个小小问题想问一下:你做如此的选择,是想拯救那无辜的五个工人是吧,可那个行人何尝不是无辜的?他按时上下班,遵纪守法,过马路不闯红灯,甚至连憋在嗓子眼里的痰都不曾随意吐过,他凭什么就该死?凭什么就该“被壮烈牺牲”?难道就仅仅一句“为了“集体”这个虚无缥缈的话就让他去死吗?我们先要搞清楚集体是什么,它不是空气,也不是几瓶酱油和一堆香蕉,而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人组成的,没有个体,就没有集体,很简单嘛,没有一哪来的二和三?也就是说,集体并不是虚无的概念,而是具体的一个个个体组成,无数个个体才组成了集体,由此,可以断论:没有个体,也就不存在集体。
我们这个民族向来就有为了某某,杀身成仁的冲动想法,好像为了一群和你不大相关的人(虽然平常没少打架和吵架),就能瞬间忘记自己也是条生命,且只有一次这个事实去献身。我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常常是为了集体,为了........牺牲个人。这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气壮山河,虎虎生风,却唯独缺失了普通人性在里面。怕死不丢人,谁都怕死,如果你死都不怕,那说明两个问题:一,你得了绝症,破罐破摔了。二,你丫有病。
二战时期,英国准备盖一座军用机场,于是开始迁移附近居民。以便腾出地方,大家都走了,唯独有一家人不识抬举,认军方怎么说死活不搬。要不说咱们中国能成大事呢,这事让咱们处理简直忒小儿科了,两个字化解难题:强拆。但绅士的英国人没有这么做,而是把这事上报给了当时的首相丘吉尔,丘吉尔沉吟片刻说道:我们如此奋起抗击德国纳粹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保护私人的合法财产,如果今天我们强占了他的家,那我们再打这场战争就毫无意义了。
“钉子户”战胜了英国军方,神奇吧?
一个人的家重要还是军队的机场重要?其实都重要,英国人的思维是,如果不能有效的保护一个人,那保护更多人就是一句空谈。凡事从友善对待一个人做起,从尊重个体利益做起。
现在流行文明城市,这似乎听着也是符合民意,关注民生的“好事”,不过事情有点小小变化。城管大军一出动,贩夫走卒纷纷退避三舍,狼奔豕突,而一个个健硕的跟弥勒佛似的城管队员们,似乎想把管理工作做到位,于是本着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精神,一路斩草除根,穷追猛打,还要做到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走一个商贩。最后,城市干净了,市容清净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城市不像城市了,有点像无人区鬼城了。他们义正词严的表示:我们创文的任务光荣完成了,全市人民可以过上舒心的生活了。
真的舒心吗?有的人因为断绝收入而在挨饿。
真的舒心吗?有的人因为买东西不方便而每天花费更多时间在路上奔波。
真的舒心吗?有的门店因为商品摆不到店廊下不能展示,生意在一天天变黄。
无所谓,我们很多人都这么觉得,因为他们只是小小个体,而城市是个大集体,牺牲了他们是合法合理的,所以,他们必须死。
没人在乎他们的死活,我们只在乎的是城市死角有没有垃圾,我们只在乎的是街道是否堵车 ,我们只在乎的是拍照时是否养眼,我们只在乎的是领导是否满意和长脸。至于区区几百个人生计该走向何处,就不是我们该考虑的范畴了,能活你就活,不能活你就......。
一切为了集体。
我们从没有在乎过单体的死活和好坏,我们的逻辑就是人多就有理,人多就占天理,人多就占正义一方。这样的民族永远只会产生虚伪,投机,怯懦,冷漠的民众,永远不会有创新,永远不会有创造力,更不会产生马斯克,爱因斯坦这样的人才。
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电车究竟该驶向何方?既然都是无辜的,那就交给上帝吧,最初电车是撞向谁,就任它去,因为在上帝的眼里,只有正义与否,不分多寡区别。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