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5年,30岁刘秀称帝后,在“立后”上犯了难。到底是选发妻阴丽华,还是随他风里来雨里去,为他生下长子的郭圣通呢?他先是来到阴丽华寝宫,说想立她为后。不料,阴丽华却回绝他:“陛下,臣妾恕难从命!

阴丽华以自己没有孩子为由拒绝了他。

于是,皇后的身份就落到了郭圣通头上。而他们的长子刘彊,自然就被立为皇太子。

这本是“双喜临门”的一件事,可郭圣通的情绪却喜忧参半

事实上,就在5个月前,她舅舅刘扬才被丈夫刘秀处死。

想当年,还是因为舅舅做媒,她才会嫁给刘秀。

虽说刘扬主动促成了这段姻缘,但实际上,他当年是把“结亲”当作条件来和刘秀联手。

如果刘秀当时不同意与郭圣通结婚,那么等着他的便是刘扬的10万大军。如果刘秀当时不同意与郭圣通结婚,那么等着他的便是刘扬的10万大军

如果硬打,刘秀就会很吃力。

因此,权衡之后,公元24年,刘秀还是答应了同她结婚。

但郭圣通万万想不到,自己还未称后,舅舅就意图谋反。

到头来她才发现,舅舅当初好说歹说要她嫁刘秀,原来是为了这个

认清现实后,没有靠山的郭圣通,感觉这后位坐得确实不安稳。

如果说,形势上的变化造成了她的心里没底,那么阴丽华的出现,让她心情更为复杂。

阴丽华是何许人?

她不仅是刘秀年少时的“白月光”、“梦中情 人”,她还比自己早一年就与刘秀结了婚。两人可谓是双向奔赴

说不羡慕,是假的。

因此,在选后时,阴丽华的主动谦让,让她在感激之余,对她这个人产生了好奇

特别是封后仪式上,她那心无旁骛、一脸真诚的样子,让她更是琢磨不透

但更让她心里不是滋味的,是刘秀注视着阴丽华的眼神。

那种心疼的眼神,局促的神情,都让郭圣通觉得,刘秀内心的天平在向阴丽华倾斜。

而后面发生的事,让郭圣通更坚定了自己的看法。

刘秀本就因为阴丽华未能当皇后,心生愧疚,再加上,没能让她怀上他的第 1个孩子,更是懊恼万分。

于是,往后的几年里,只要刘秀到前线去打仗,他一定带着阴丽华。一来是弥补之前的分离之苦,二来也是增加更多受孕的机会。

公元28年,两人有了第 1个儿子刘庄。后来,两人又相继生下4个儿子。

但与此同时,刘秀也没有忘记郭圣通,本着雨露均沾的原则,他和郭圣通也先后生下5个儿子(包含刘彊)。

儿女越来越多,也让3人体会到了为人父母的快乐。

但随着孩子们长大,无尽的愁绪,将这种快乐取而代之。

因为她发现,自己的儿子刘彊,虽贵为太子,但他父亲却时不时训诫他,好像这怒火是对她发的一样。反观阴丽华的孩子,动不动就受到表扬。

她搞不懂,她的孩子到底差在哪里了?

终于有一天,她实在忍不下去,冲到刘秀那儿,劈头盖脸地问他:“你训彊儿,到底什么意思?

刘秀被问懵了。

他只是批评太子不该天天想着扩充疆域,而是应该关注黎民百姓,他并无厚此薄彼之意啊!

可郭圣通不依不饶,一个劲儿为儿子讨着“公道”。

最 后,刘秀只能闭嘴求个清净。他实在无法和她沟通。

后来,只要有她在的地方,他都尽量避着走。

而阴丽华知道如果再出现在她面前,只会让她更不舒服,于是,主动向刘秀提回娘家住一段时间。

但这对郭圣通来说,丝毫没用。

她的不定时发作,让宫里不管是皇子、公主、妃嫔们,还是宫女、太监们都难以招架,他们只好能躲就躲,不能躲就忍。

看着郭圣通如此放任自我的样子,纵使再体谅她的不易,刘秀也终于遭不住了

于是,公元41年,35岁的郭圣通被废。

取而代之的,是一向温柔宽容的阴丽华。

等到昔日的尊荣华贵从眼前消失,郭圣通才发现,从前她发了疯似的争取刘秀的关注,是多么可笑。

她开始悔不当初,可惜一切已经晚了。

因为废后已经严重影响到她的儿子刘彊。

虽然刘秀并没有废太子的意思,可刘彊又怎么不知道父亲的心向着谁呢?

废后2年后,刘彊也主动走下了太子之位,而异母弟刘庄则顺理成章地成了新太子。

【文史掌故】

但所幸,郭氏母 子的失势,反过来激起了刘秀对郭家的愧疚

虽然是因为郭圣通失控在先,可她毕竟陪伴自己走过刀光剑影,还为他孕育子女,这份夫妻情还是在的。

因此,他一反常态,对郭家人封官、提高待遇,甚至在郭母去世时,亲 自为她送葬。

郭圣通虽已不是皇后,但也没有因此被打入冷宫,反倒跟着儿子刘辅前往封地,舒舒服服当起了中山王太后

她的脾气也不似之前火爆,反倒是从这次经历中变得沉稳了许多。

她很感激刘秀能惦念夫妻情分,对她家人的照顾。

“吃一堑,长一智”,人总是从过往经历中去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

有时,我们总是容易对亲近的人肆意发泄我们的不满,却忽略了这一切本可以通过沟通来解决。

其实郭圣通与刘秀感情还是有的,只要稍加经营,也许太子之位还是能保得住,也就不必落得满盘皆输的结果了。

你觉得呢?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