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他这个卖国的儿子,此生不予见面!我的葬礼他不准参加!”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在99岁的漫漫人生中,经历过5位皇帝、见证了6任民国领导的更替。他一生为民请命、捐款救国,却被骂了半辈子卖国贼。亲生母亲临终前甚至不准他参加自己的葬礼。得知母亲的痛骂和临终遗言,马相伯嚎啕大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母子间究竟发生过什么?

1886年,马相伯跑到美国筹集5亿美元的贷款,作为北洋水师的经费。

当他兴冲冲携款而归时,慈禧却以他和洋人勾结为由拒绝,还给他扣上了卖国贼的帽子。

北洋水师覆灭后,李鸿章与马相伯签订耻辱的《马关条约》,消息传回,举国哗然。

为此,母亲临终前也不愿见他。

那年马相伯已60岁,一腔热血换来的却是误解,在悲愤与失落之中,他把家中田产全部捐了出去,找到耶稣会,合力创办震旦学院。

但在当时,耶稣会只想在中国传教,而马相伯却心心念念育才强国,两者办学理念相左,冲突不断。

耶稣会竟派人把马相伯绑上担架,抬到yi院,硬说他有病需住院疗养。

可怜的马老挣扎大骂,对方不予理会。

在马相伯秘书于右任的带领下,100多名学生找到了老人。

学生们向他哭诉:“校长,我们没地方读书了!”

马相伯也流下了眼泪:“大家别灰心,我不信偌大一个中国,摆不下一张书桌!”

须发花白、拄着拐杖的马相伯东奔西走,到处游说、筹款建学。

张謇、严复等社会名流纷纷响应资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5年,马相伯在吴淞觅得了一间破旧屋子,他和100多个学生齐聚于此:“同学们,这里就是我们的‘复旦公学’。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大家要好好努力,振兴祖国!”

这就是复旦大学的前身——复旦公学。这一年,马相伯65岁。

从这间小破屋,走出了于右任、蔡元培、陈寅恪、竺可桢、李叔同等一大批英才。

而后,这位老人相继创办了辅仁大学、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培根女校。

1914年,马相伯的儿子病逝,学生们筹了一笔钱给他,作为孙女的生活、教育费用。

但马相伯用这笔钱创办了启明女子中学。

他曾说:办学如同狗叫,志在警醒世人,我就是这样一条狗,穷尽半生都在奋力把国人唤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半生,他致力于实业救国,却背负了“卖国贼”的骂名;

后半生,他以办学救国,培养人才无数。

向马相伯老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