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

人民网、光明网聚焦博望区

一起来看看

人民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十里钢城”的转型答卷:打造长三角的“白菜心”

作为安徽融入沪苏浙的“先头部队”,马鞍山始终有一个愿望:打造长三角的“白菜心”。

这个“白菜心”是什么样?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高质量发展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生态优、产业强、活力足、城乡美、百姓富。

于是,马鞍山有了更清晰的目标,这座以工业起家、靠制造业吃饭的资源型城市,开始走“开放路”、打“创新牌”,让发展逐“绿”,转型加“数”。

一个个园区合作共建、一个个交通壁垒被打破、一项项民生服务被串联……在这背后,承载的是马鞍山积淀数十年的东向情愫,更折射出这座城市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的执着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俯瞰马鞍山市滨江生态公园。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生态共护“一个家”

01

五月的薛家洼,清澈的长江宛如缎带,不见打鱼船,只见远处一艘艘货轮穿梭忙碌。近岸处,绿意盎然,风光旖旎。水面下,绿草悠悠,鱼翔浅底。

如今,尽管渔民“三姑娘”陈兰香早已退捕上岸,但她还会经常来到薛家洼,看着曾经自家渔船停靠的地方,变成了“城市生态客厅”,她不禁感慨:“如果不是那棵树,这里已经变得快不认识了。”

最让她高兴的是,现在能看到江豚了。“过去在江边连鱼都看不到,现在江豚越来越多,离江边越来越近,这说明长江水变好了,我们渔民上岸是对的。”陈兰香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姑娘”陈兰香在薛家洼记录江边美景。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长江江豚,是长江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和指示物种,被誉为长江中的“微笑天使”。它们数量的多少,直接反映了长江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否。

如今,长江江豚的“能见度”越来越高,马鞍山的一江碧水起着关键性作用。

2019年,马鞍山市在全国率先实现对长江干流及重要支流禁渔禁捕,3个月时间拆解各类渔船5651条,包括“三姑娘”在内的一万多名渔民退捕上岸。

马鞍山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胡伟称,四年来,马鞍山在安徽省率先完成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新改建雨、污水管网43.3公里。1393个长江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全市10个国控断面水质和3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持续稳定达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清岸绿的薛家洼生态园。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与此同时,马鞍山积极推动长江江豚保护跨区域协同立法。去年10月24日,马鞍山联合镇江、南京两省三市共同颁布《关于加强长江江豚保护的决定》,打破过去各自为政的局面,共同推动长江江豚全生命周期联动保护。这也是全国首例对单一物种的流域性区域协同保护立法。

随着长江江豚保护“朋友圈”的不断扩大,长江的“微笑天使”们有了一个安全、自然的家。

园区共建“一盘棋”

02

走进马鞍山青浦工业园内的中钢诺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巨大的厂房里,一台台机床设备正在高速运转,“你眼前看到的这些高精度专用轧机,都是已经预定好的,马上就要发往重庆、上海等地。” 中钢诺泰装备中心副总经理严汉说。

作为园区首家竣工投产企业,中钢诺泰自投产以来,公司产品始终供不应求,目前在手订单十分饱满。

“之所以能够供不应求,是因为马鞍山的工业基础,再加上长三角广泛的人才市场,公司能够在这里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长材控轧控冷技术、智能柔性水冷技术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核心优势。”解密企业发展,严汉直言不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钢诺泰的生产车间里,工人正在检验产品。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跨界合作,产业是基础;发展产业,离不开载体。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基础上,马鞍山与长三角地区创新共建合作园区,以园区实体化运作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2019年底,马鞍山经开区与上海青浦工业园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共建马鞍山青浦工业园,着力打造长三角绿色生态工业合作园区;

2020年底,马鞍山青浦工业园被授予全省首批“省际产业合作园区”;

2021年3月,马鞍山经开区与上海青浦工业园就利益分享机制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同年5月25日,马鞍山经开区驻上海青浦工业园区办事处正式挂牌……

在马鞍山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陶猛看来,一个个节点的背后,是马鞍山经开区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机遇,实现制造业三年倍增而增添的新的强劲“引擎”。

深度“沪”动,借“海”扬帆。如今,马鞍山经开区以马鞍山青浦工业园为抓手,园区加速与苏浙沪创新链、资本链、技术链、人才链有机融合,积极构建“长三角研发、马鞍山生产”的协同发展新模式。截至目前,入驻合作园区共11个项目,总投资196亿元。

办事只进“一扇门”

03

自南京大学毕业后,家住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的何婷婷就留在南京工作。前几天,准备回家乡发展的她,在苏皖“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办结了户口迁移业务,将户口迁回了丹阳镇老家。

“记得几年前我把户口迁到南京时,迁入地、迁出地要来回跑好几趟,现在只跑一趟就办理好了。”何婷婷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苏皖“两省一街”警务室,市民正在办理户口迁移业务。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两省共一镇,一镇两丹阳”,在皖苏交界处,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与南京市江宁区丹阳社区,地名相同,街道相通。过去,由于行政区划不同,两地群众在办理一些业务时常常“南奔北走”。

2016年,两地公安派出所就共同在交界处设立苏皖“两省一街警务室”。为进一步破解行政区划的影响,更好解决省际毗邻地区群众办事“痛点”,今年2月苏皖“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正式挂牌运行,让两省群众实现“进一扇门,办两省事”。

“目前警务室的政务服务事项包括户籍类、居住证类、证明类和业务咨询类四大类12项业务。”马鞍山市公安局博望分局丹阳派出所民警俞泓介绍,自苏皖“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正式运行以来,两地派出所共办理居住证200余张、户政业务77件、业务咨询300余次。

检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成果,归根结底是让老百姓有获得感。近年来,马鞍山在教育、医疗等民生方面频频“牵手”南京,让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这幅“工笔画”,在这里越描越精细、越绘越精彩。(人民网记者 周坤 张俊)

光明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

进一扇门,办两省事——

“跨区域联办”这里有“样”!

在安徽马鞍山博望区的丹阳镇,与江苏南京江宁区横溪街道的丹阳社区交界,自古两个丹阳原属一地,后来分属安徽与江苏管辖。两地靠的那么近,在当地的居民看来,大家都是丹阳人,逛着同一个菜市场,走着同一条街道,说着同一种方言。如今,这里又多了同一处便民服务点——苏皖“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7日,记者实地采访看到,博望丹阳镇与江宁丹阳社区相毗邻,道路上人流穿梭,日常生活交流互动频繁。“以前,我把户口迁到南京时,迁入地、迁出地要来回跑好几趟,现在我孩子在这边上学,给孩子办理户口迁移只需要来一个地方就能办好,省时又省力,简直太方便了!”一位女士高兴地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苏皖“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于2023年2月28日正式揭牌并实体化运行。两地公安机关政务服务窗口实现一地办公,两地群众都可以来同一窗口办事办证,这种“面对面”“坐一起”的办公模式,为部分群众跨省事项办理“减时间”“优服务”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

打破界域壁垒,警务室共同组建了一直巡逻队伍力量。“考虑到交界地区实际情况,若遇到交界处的110报警类警情,能快速调派两地警力同时出警处置,解决群众所急所需。”民警王子怡告诉记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所在的丹阳集有近3万人,这也是其主要的服务人群。目前,户籍类、居住证类、证明类和业务咨询类四大类共12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已首批进驻两个警务室政务服务窗口,让两省群众实现“进一扇门,办两省事”。

地域相近、水脉相连、人缘相亲,《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支持江宁—博望等省际毗邻区域开展深度合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苏皖“两省一街”警务室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推动更多的高频政务服务“跨区域联办”,为省际毗邻地区的社会治理一体化提供“马鞍山样本”。(文/图 光明网记者 李丁丁)

博望

来源:人民网,光明网,博望印象综合整理发布。如遇到1、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2、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3、微信内容发现错误等情况,请第一时间私信“博望印象”或联系小编微信:bowangyinxiang0555,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博望区人记得分享出去

▍内容来源:博望印象(bowangqu0555)

▍图文编辑:印象博望(微信:bowangyinxiang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