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G7外交和安全政策第三次会议上关于欧盟对中国政策做了充分的阐述。

她认为欧盟对中国的政策需要改变,理由是中国已经变了,她认为主要发生了两大变化:

第一大变化是,她认为中国已经从“改革和开放”走向“安全和管控”。中国在国内变得更加压抑,在国外变得更加攻击性,尤其是在对邻国上。

第二大变化是,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前夕,中国与俄罗斯建立了“无上限的友谊”。

尽管如此,她认为与中国脱钩既不可行,也不符合欧盟的利益。 她认为欧盟应该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并在气候变化、疫情防备、金融稳定或核扩散等领域与中国合作。

但与此同时,她认为欧盟必须减少在经济关系中的脆弱性(经济去风险化)。

她认为面对上述情况有五方面应对措施:

第一,欧盟需要让自己的经济和产业更具竞争力和弹性,特别是健康、数字和清洁技术。必须与志同道合(like-minded parner)的合作伙伴一起,减少欧盟在稀土、电池或药物原材料等方面对中国的依赖。

第二,希望重新平衡欧盟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她认为中国是欧盟至关重要的贸易伙伴,大部分贸易对双方都有利。 但欧盟和中国之间的贸易逆差在10年内增加了两倍,达到4000亿欧元,这也是事实。这种失衡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非市场行为,如隐性补贴、公开招标中的歧视以及中国国家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其它扭曲。她认为欧盟需要解决这些扭曲现象。

第三,关于保护欧盟的安全利益。因此,她认为欧盟必须讨论出口或对外投资的控制,重点是敏感的高科技领域。

第四,是关于在核心外交政策和安全挑战上作为伙伴站在一起。将继续呼吁中国不要支持俄罗斯的战争。并且她重申了对台湾海峡和平与稳定的坚定承诺,表示反对任何单方面改变现状的做法,特别是通过武力。

第五,她认为欧盟应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创造一个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的“一带一路”的替代方案。

她总得原则是不希望与中国彻底脱钩,但会让欧盟作为一个联盟与中国交往时更加强硬。对此,个人认为主动权还是在我们中国自己手中,只要针对冯德莱恩作出五点应对措施的前提条件进行调整,那么欧盟的五点措施也就成为了无本之木,欧盟各国内的共识也必然会动摇,也就会一定程度上分化他们所强调的共同价值观。

但如果我们继续地强化冯德莱恩上面所说的中国的两点变化,那冯德莱恩所说的五点措施就会在欧盟内部形成更大的共识。最后,外部环境会越来越困难。

相信,我们高层也看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才有之前与泽连斯基自俄乌战争以来的第一次通话,并且5月15日派出特使李辉前往乌克兰等国进行和平斡旋。这都是改善与欧盟关系的努力。

我们还要看到这次在日本广岛的G7峰会,印度总理莫迪也是自俄乌战争以来第一次与泽连斯基见面。并且美日澳印还进行了亚太地区四方会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种信号显示,留给各国进行战略选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下注是大还是小,需尽快选择。

无论如何,俄罗斯的结局都已注定,这个注其实真的很容易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