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 毛妈Carol (ID: maomcarol)

文: 毛妈团队

最近刚刷完央视的一部在年初上映的新作,看完之后才发现,原来,我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的语言 ,背后竟然存在着这么独特的魅力。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这部年初在CCTV-9悄悄上映,没有任何大张旗鼓的宣传,看完却能收获满满知识点的优质纪录片——《中国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片以 语言的韵味、语言和方言的形成、普通话的演进、语言的传承、语言背后的情感、各异的沟通方式及对语言的保护为主题,宏观又不失细节地梳理出中国话传承的脉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使用人数最多的中国话,汉语有着悠悠数千年的历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也是语言研究的基础。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缺乏表音性,人们很难通过汉字本身来了解汉语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读音。

幸好古人留下了几本字典 ——韵书,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的线索。

韵书最早出自魏晋时期,里面使用到一种用汉字给汉字注音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出自《诗经•郑风》名为《子衿》,距今已经两千多年了,算是中国最古老的情诗。

普通话中,“衿”和“心”相互押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却互相不押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用古汉语的发音来读,会是怎么样的呢?

一位大半辈子都在研究“中国话”的语言学家潘悟云先生,为我们“破译”了两千多年古人这段浪漫情话的发音:

 不愧是央视出品!此等佳作,只有中国人拍得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不愧是央视出品!此等佳作,只有中国人拍得出来!

从上古时代到现今,由于受地域、时代的影响,其音韵、声调也各不相同。

从语音结构来说,汉语是经过了一个由繁到简的历史发展的过程的。

有了文字之后,即便后来读音变了,古人的思想,也能通过文字传承下来,有了文字的帮助,很多失落的读音也焕发了新的光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彩虹合唱团用中古汉语演唱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语言,中国自古就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说法。

在中国,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调调,有特殊的味道。有人说,方言,是家乡赐予我们的最可爱的礼物。

 不愧是央视出品!此等佳作,只有中国人拍得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不愧是央视出品!此等佳作,只有中国人拍得出来!

各地方言中,总有那么一两个字是可以张口就来的“万能”词,带着浓浓的家乡味儿,如:

东北的“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甘肃的“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的“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西的“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方言里,还有一些特别有意思的现象:

有些地方,两个村之间隔了一座山,说的话就不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地方相隔几千里,方言里却有些相似的地方:

在扬州话和昆明话的“板扎”都有表扬的意思;“格”就是表示疑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些现象的背后, 蕴藏着在中国话背后的迁徙痕迹——被大山分隔的两地居民语言互不相通,是因为古时浙江南部战乱不断,百姓迁往山中避难,过上了自给自足的安稳生活,他们鲜少与外界接触。所以地方性的语言被保留下来。

扬州话和昆明话相通性与明代大规模移民进入云南有关——据记载,迁往云南的移民中军户占70%,其中近一半来自江淮地区,即今天的扬州、南京等地。

语言就像兄弟姐妹,在广袤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不断创造改变与交融。

比如各民族间相互借用词汇的现象就很普遍,这种现象是因为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渐形成的自然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有的语言,都以词汇为单位,中国的语言也不例外。

在汉语中,有一种很常见的命名方式——在一个名词的前或者后,加上字或词,细分品类。

比如——螺,在潮汕有很多种,人们在螺前面加了不同的字,以区分不同的螺。如:来螺,布螺等。

而这种方式后来又被附加上了一些其它的意义。

说到充满意义的美食,潮汕的粿必须榜上有名!

潮汕人会根据不同的时节来制作相应的粿品,比如清明节做朴籽粿,端午节做栀粿,过年做发粿、红粿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品类繁多外,各种各样的粿还附有各种各样的好意头:

甜粿寓意新一年要甜甜蜜蜜;发粿顾名思义,取“恭喜发财”之意;菜头粿,希望来年有个“好彩头”;红桃粿,当然象征着日子红红火火……

美食被赋予美好寓意,吃到美食的同时又获得祝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在某个地方出现的新词,只会在一小部分人群中流行,随着各种媒体的发展,刚出现的新词,会迅速在全社会传播。

在《现代汉语词典》的编辑室中,编辑们每天都在和最新发生的词语打交道。

已经80多岁的韩敬体在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从事半个多世纪的辞书编纂和研究工作,他抄写过的新词有上万条。

然而近年出现的一些像“内卷”、“yyds”等网络词,时常让韩敬体困惑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事给韩敬体科普“内卷”的含义

从词典开始修订到面向群众,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在这期间不断有新词产生,几年下来可以累计几千条。

新词是否有生命力?是否多数人在使用?在韩敬体看来,这一切都需要关注新词的变化及发展。

就拿“点赞”一词来说,它最早是在微博使用的新词语,如今它已经融入我们日常生活,并收录进词典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话就是这样一种富于创造力的语言,既承载历史变迁,也在演变中不断丰富自身。

中国话是我们世代相承的文化根脉,也承载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情感记忆。

通过片中几百位普通中国人的朴实讲述,让“中国话”有了画面、有了感情、有了性格,观众在观看节目时,能自然而然寻觅到一种亲切的归属感和熟悉感,同时也让观众们感受铿锵匀称、意韵无穷的中国语言文明魅力。

本文来自毛妈Carol(公众号:maomcarol)。她是英文绘本推广人,亲子阅读践行者。长期在公众号撰写原创文章,分享适合0-12岁孩子的亲子阅读方法和经验。

RECOMMEND

-直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