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到路边水果摊无人看守,你会怎么做?
在网络上看到这个问话,我相信很多人会说,等老板回来。
可是现实却是,5月20日,在江苏镇江,一个水果摊无人看管,30箱香蕉却被哄抢一空。老板声称自己当时人不在,雇了俩小伙帮忙卖水果,没想到两个小伙撂挑子睡觉去了,放着个空荡荡的水果摊,老板来了之后看到水果已经被抢光。
视频显示一个老人看着水果摊无人,抱起一箱香蕉就跑,后面更多的人都涌上来争抢,现场一片狼藉,每个人都抱着一箱水果,宛如过年买年货,人人心中抑制不住的紧张和兴奋。
看到这里真是让人悲哀,这些人不仅素质低下,还都是法盲,难道不知道这样做已经属于盗窃罪了吗?难道真的以为自己就可以不被警察找到吗?这几根香蕉回家后真的能吃得下去吗?
许多人估计完全不理解这些人的想法,被偷窃的水果摊老板也是长久没能从震惊的情绪里走出来,他不断说“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但是稍微关注过社会新闻就知道,这种哄抢商品的新闻并不新鲜。
2015年河南驻马店哄抢水果车事件
2015年,河南驻马店一装满水果的火车发生倾翻,价值八万水果被一抢而空,哄抢行为持续数小时,即使水果老在现场劝阻、记者拿着摄像机在拍摄,哄抢的人仍然视而不见,直到所有的水果都被抢空,人群才离去。
2015年浙江温州哄抢大米事件
2015年九月,驾驶员王某从常山载满一车大米后,大概30多吨,准备运往温州,在途经温丽高速鹿城区桥下路段时发生交通事故。
随即发生当地村民哄抢大米事件,其中一对婶侄甚至开车过来装载大米千余斤,交警在旁劝阻亦无济于事,参与哄抢者被拘留时声称“以为就是点米,不值钱,没想到会被拘留”
由于2015年接连发生哄抢事件,央视还统计制作了近3年来中国哄抢事件地图,显示18个省发生过哄抢事件。
可是哄抢事件还是难以禁止,各种哄抢事件仍然层出不穷,即使来到了最近两年,在我国第一大经济城市上海,还发生了老人哄抢“食物银行”等事件。
2021年上海老人哄抢“食物银行”事件
2021年三月,上海老人哄抢“食物银行”,按理说上海老人退休金很足,温饱肯定是没问题,可是万万没想到,这个本是为了服务流浪汉和环卫工人而设立的存放临近过期的汉堡薯条的“食物银行”却被他们早早盯上了,柜子刚刚摆好,就被这些人一顿哄抢,路上还有很多咬了一口就扔了的汉堡。
可见哄抢行为并不是个别地域现象,不论经济好还是经济差的地区都有这种新闻,并不是那些人没钱买食物,而是一种普遍的“不拿白不拿”“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扭曲心理充斥着他们的内心。
社会心理学家塞奇在《群氓的时代》中说,当个体聚集到一起时,一个群体就诞生了,他们混杂、融合、巨变,甚至获得一种共有的、窒息自我的本性……它带来了智力的平均化、理智的停顿,及群体灵魂对个体灵魂的吞噬,出现典型性“集体疯狂”。这也能阐释哄抢的根源。而常被人们提及的“破窗效应”,也为哄抢常发场景提供了解释框架。
中国的情况显然更复杂,许多人对食物有着刻在基因里特殊情感,毕竟饥荒的年代离我们并不久远。
现在能做的就是普及法律知识,起码让这些人知道这样做是犯法的,而不要抱着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