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好朋友聊天都有一个共同话题点:新乡医学院要更名「大学」了。

医学院更名「大学」,其实学院领导更加愿意使用的动词是「升格」。严格来说,其实这个词的确不错。

升格大学,是学院规模的提升、科研能力的进步、师资队员的壮大、各项事业发展的认可。新乡医学院,这个与共和国几乎同龄的老牌医学院校即将翻开崭新的一页。

作为1980年代早期的省属医学院校的学生,我们对于医学院这三个字的感情与感受是如此的深厚。当时全国除了暨南大学的医学教学是在大学体系里面,其余的都是独立的医学院校。卫生部属医学院校有11所,每个省有自己的省属院校,一些地区有专科学校与卫校。

北京医学院,上海第一医学院都是医学院。每个医学院都用的是「college」,非常坦然。过去时光里留下的都是恬静优雅的记忆。也许随着新乡医学院的改名,医学院也许是我辈记忆梦乡的风景了。

学院改大学,是高校改革后的趋势与必然。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大学和学院的主要区别是:

学院: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5000人以上;

大学: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8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数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5%;当然还有学科数量、师资要求的具体化。

千禧年以来的高校合并,医学院减少了很多,许多医学院并入了综合大学。但那些还没有来得及并入综合大学的医学院有点郁闷时,突然发现独立建设的医学院发展的好时光来到了。

那些独立建制的医学院开始升格,徐州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等从学院改大学,学校的知名度、招收学生排位等明显提高。从师生员工的精神面貌来讲也是焕然一新。

新乡医学院,改名也是来的好艰难,据说已经是第三次谈改名的事情了。公开资料显示,第二次本来计划改名「河南医药学院」,幸亏第二次没有改成,否则升格大学又得改名。此外,还曾流传有「中原医科大学」、「河南第一医科大学」的说法。

这次得到了河南省政府教育厅的支持,已经上报国家教育部。拟用名是「河南医药大学」。终于定位在大学这个层面了。名字带医药的学校并不少见,但多是中医药大学或者藏医药大学,像这样地名后面直接跟着医药大学的,这可能是头一家。

为什么认为

叫新乡医科大学好?

说句实在话,新乡医学院从1982年开始办本科教育,已经四十年了。常理来说是两代人了。

从学校目前的规模来看,早已经超过8000名学生,院系专业也早超过大学门槛。

但是从新乡医学院第二次改名「河南医药学院」来看,这次升格的名称我倒有点个人建议。

中国大学目前的命名格式有:地名+专业属性定语+大学。

地名:用河南还是新乡?许多人都会说用「河南」,我个人建议用新乡,原因是新乡医学院已经走过几十年的人才培养道路,已经是一个具有历史沉淀、学术网络、社会广泛认可的具有较大区域影响力的品牌。

医生的个人声誉与他背后的学校是有关系的,xx毕业于xx学校。笔者所在单位原名「衡阳医学院」,合并到了综合性大学南华大学以后就不存在衡阳医学院了。

理由很简单,衡阳地方太小,影响力太小,还会拖大学后腿。最后还是请回来「衡阳医学院」这块招牌。

重新挂牌的时候,有三十八年的衡阳医学院情结的我是感慨万千。地级市的确是不及省与省会城市,但是,我们应该对自己学校的历史要有历史与文化自信。

新乡二字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名字,更是数代人梦想开始的地方。

既要继承,还可以扩大。现在网络上有许多比较简单思维的方式就是地域决定声誉。我的看法是历史与文化的自觉决定发展与未来。个人更加觉得作为大学就应该培养学生的自觉与自信。

专业属性:说句实在话,「医药大学」我觉得有点怪怪的。药科包括的范围很大,目前医学院校的药学院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更加倾向于药物与人体疾病的关联,是药理学与临床药学偏向于生命科学含义的。

而药科则包括了理科、工科、医学、生物等许多与医科不一定重叠的专业门类。许多人谈到药就想到医。

从新乡医学院的药学院的组成来看,包括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中药学、临床药学6个教研室,这六个教研室是无法支撑药科这各大门类的。

个人倒觉得,医学院有药学的相关组成是合理的,而药科大学不具备药科的专业储备,成何药科大学?所以个人认为「医药大学」仅仅是领导阶层出于健全扩大学科面的考虑,缺少了真正的学术性思考。

目前这种局面并不少见,医科大学做药的研究名副其实,不算跨界。而挂上药科大学,教学专业都开不齐。

所以个人建议:新乡医科大学。接地气、有底气、合情理、不浮夸、经得起推敲,熬得住质询。

成为大学以后,希望该校不忘医的初衷,兼有「大」的胸怀与情怀,成为优秀临床医学人才的摇篮。

健康界出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若违规转载,必追究法律责任!

作者|罗志刚

监制|章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