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公布的4月份数据显示,中国CPI同比涨幅只有0.1%,确实太低了。尽管现在还无法按照教科书方式将其定义为“通缩”,但这样的态势毕竟不是好事,因为它给市场带来的直观感受是:中国经济需求非常疲弱。所以,中国政府和货币当局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怎么办?大多数专家、分析人士都认为央行需要进一步降息,但我不这样看。从现实出发,在银行近期降低存款利率之后,目前的短期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等一系列基准利率的水平看,中国利率不高,而且已经很低了。那为什么对需要的拉动并不明显?
第一,货币政策推动需求增长,需要较长时间,这就是所谓货币政策的“软绳子原理”,以紧缩压制经济增长可以立竿见影,但如果要推动经济增长,“软绳子”使不上劲。但这并不排除货币政策发挥作用,但必须坚持长久。比如金融危机之后的美国,极致性的货币政策用了5年,经济才逐步走出困境。
第二,中国不是央行控制的基准利率水平过高,而是货币政策传导存在很大问题。比如前不久,上海财大校长、经济学家刘元春就指出了货币政策“利率扭曲”的问题,对央企国企的长期贷款利率只有1.8%,低于3%的政策利率,但对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则高达8%到10%。也就是说,低利率政策并未传导给真正需要的单位。
为什么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总说解决,但总未有效解决?我们观点是:中国金融短期化趋势没能得到有效解决。我们曾多次指出:金融短期化必然导致“不缺资金,但缺资本”的金融异化,所谓“异化”就是金融不能很好满足实体经济需求,而只适应金融空转套利。正因如此,我们多次吁请央行更多释放长期基础货币,扭转金融市场短期化趋势。客观地说,央行通过降准、MLF等措施确实放出了一定数量的长期基础货币,而且也采取了一定幅度的扩大储备货币、也就是“扩表”的行动,但总体而言,力度过小,方式太隐晦,没有为市场的投资者和消费者带来稳定而持续的预期。
我们说,央行“扩表”需要稳定的节奏、够长的时间和完全的透明。为什么?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一直致力于破解危机的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解释非常简单,目的就是:彻底扭转市场预期。只要市场预期转变未被经济数据证实,美联储就不会放弃“明确的宽松货币政策”,更不会降低宽松力度。但反观中国,我们是不是存在货币政策不够明确,转变市场预期不够坚决的问题?需要反思。
回到破解CPI过低的问题。中国恐怕不需要进一步降息,而需要的是大大增加长期货币流动性。尊重:从投资增长到就业增长,从就业增长到收入增长,从收入增长到消费增长的基本经济逻辑,并以更加充裕的资本供给去冲破民间投资需求不足问题。这套解决逻辑当然不及“直接拉动消费”来得立竿见影,但如果长期背离基本经济逻辑,消费拉动只会不断增加难度,甚至拉而不动。
真需要较大力度的宽松货币?当然。北大国研院院长姚阳给出的解释是:货币政策在中国就像养鱼投喂饲料,鱼塘里既有大鱼(国企),也有小鱼(民企),如果渔夫(央行)至按所谓“科学计算的结果”去投喂饲料,比如一斤应当鱼投喂多少饲料,那一定会有这样的结果:大鱼(国企)吃撑了,小鱼(民企)没得吃。正是这个简单的道理,渔夫(央行)的货币政策(饲料投喂)必须超过“科学计算量”。
那该宽松到什么程度?没有定论。因为,货币政策是艺术,不是技术。其艺术性体现在转变国民和市场的经济预期,这是社会心理学范畴,是要和公众预期构成不间断地对话。所以,货币宽松的“满意点”应当是:国民经济预期彻底转向积极,经济运行彻底活跃且良性循环,同时要稳定、持续体现于宏观经济数据。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