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金融市场变动令人瞩目。在美联储的“加息+缩表”政策下,全球出现了一种被称为“美元荒”的现象。据浦华金融Prospero的分析,这一现象使得美元储备流失过多的脆弱国家转而使用其他货币进行结算,引发了一些人对于美元体系终结的激进看法。他们认为,全球正在经历一次从未有过的去美元化过程,一个新的货币体系正在建立。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去美元化这个词听起来非常有说服力,但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地分析这一现象。一个很简单的现象足以证明这是一种缺美元而非去美元化的状况:尽管面临美元荒,美元指数依然居高不下,保持强势,其在国际贸易结算和外汇储备中的占比甚至有所上升。这与“去美元化”的概念完全相悖。

根据全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公布的数据,2023年1月份各国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支付份额,美元占比40.12%,人民币则仅占1.91%。而在2021年同期,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支付份额为38.26%,人民币占比为2.42%。这意味着,尽管有声音呼吁去美元化,实际上美元支付份额却上升了近5%,而人民币的支付份额却下降了21%。这是否暗示着,尽管美元在一些场合被其他货币取代,但在整个国际贸易领域,美元的地位仍然无法撼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浦华金融#浦华证券#浦华外汇#浦华金融Prospero#Prospero Markets#浦华出入金

浦华金融Prospero认为,理解这一现象需要深入分析美元周期的动态。历史上,每一轮美联储的紧缩周期,都会出现“美元末日”的论调。然而,当美元再次开启宽松政策,美元荒的问题就会改变,这些缺美元的国家会享受到美元流动性带来的资产溢价盛宴和经济周期性繁荣。

然而,如果我们观察一下东南亚和拉美国家,会发现可以跟美元抗衡的货币可能更不靠谱。今天能跟美元抗衡的可能就只有欧元,欧元背后的问题更多,欧元区国家间发展不平衡,货币集权与财政分权的深层次矛盾随时可能爆发新的危机。至于人民币,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GDP大国是公认的,但是我们的金融体系,尤其是我们对金融的认知,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对风险的认识,看你是否能形成长期与风险、问题和缺陷共存的现代意识?

在这里,浦华金融Prospero可以为您提供全方位的金融知识和指导,帮助您更深入理解金融市场和风险管理。如果对这些不能置于可控的范畴之下,如果还是想追求与农业、工业社会一样静态的稳定和安心,那么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就应该以稳为主,别想着做货币和金融强国,继续做制造业大国、工业大国、实体经济大国也未尝不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浦华金融#浦华证券#浦华外汇#浦华金融Prospero#Prospero Markets#浦华出入金

另外,做世界货币、霸权货币不是只有铸币税收益,还要投入巨大的成本和承担巨大的风险。今天,美元在执行服务于美国本国货币政策时表现出的自私的主要货币属性,与其作为世界货币所应该承担的全球职能之间的矛盾已经越来越严重。如果美元总是这么不稳定,周期性的引发脆弱国家的经济波动与债务危机,那么这些国家的确存在强烈的去美元化倾向。

实际上,自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国际货币体系就一直在去美元化,具体的表现就是美元在国际贸易支付和外汇储备中的占比持续下降。美元在国际贸易支付中的占比从上世纪70年代的至高60%左右,今天已经降到了40%左右;美元在国际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也从至高70%左右,下降到了今天的60%左右。可见,去美元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的一种长期趋势。

综上所述,浦华金融Prospero表示,尽管当前的美元荒现象和一些脆弱国家的去美元化倾向在某种程度上暗示着美元体系的不稳定性,但我们需要注意到,美元作为全球如此大和重要的储备货币,其地位仍然无法被撼动。更何况,这一现象并不等同于全球“去美元化”的总趋势。我们需要理性看待这个问题,认识到美元仍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占据主要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